――林仲贤老师与《中国科学院心理所发展史》
当我写这篇短文的时候,林仲贤老师已经永远离开我们40多个小时了。但是,我始终不愿相信:林老师真的走了。仅仅是在上个月,我还在所里见到林老师,他跟我聊了一些过去的事情,他的言谈举止是那么生动地感染着我,给人一种精神矍铄、和蔼可亲的感觉。我为林老师的突然离去感到深深的悲痛和惋惜!
我认识林老师,是从刚来所不久开始的。那是在2007年上半年的时候,所务会和所党委为加强创新文化建设,考虑要在过去工作的基础上,编写一部完整的《心理所发展史》。如何完成这一工作?作为主管这项工作的我来说,一开始,心里没有一点儿底。经过请教所里的同志,我们很快把目光聚焦在所里的老同志身上。他们在研究所工作几十年,许多人把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中国的心理学事业,对研究所充满了真挚的感情。他们熟悉了解研究所的发展历程,同研究所同呼吸、共命运,风雨同舟、荣辱与共,一同走过几十年的峥嵘岁月,是研究所最好的历史见证人!在这批人当中,林老师无疑是代表人物之一!
经过大家的推荐和所务会研究,我们确定了编纂《心理所发展史》这部书的领导和工作班子,即:所务会领导,徐联仓、荆其诚老师担任顾问,赵莉茹、林仲贤老师担纲主撰,张嘉棠、曾苏东老师给予协助,王桂荣老师担任秘书。当我询问林老师对参与这项工作有何意见的时候,他爽快地答应下来,并对这项工作提出很好的建议。
编纂过程是有序而愉快的。令我感动的是林老师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按照分工,赵莉茹和林仲贤老师分别负责80年代改革开放前后研究所发展历程部分提纲的设计和具体内容的撰写。其中,涉及年代之久远、工作量之大、任务之艰巨,即使是对年轻人来说,也是一项充满挑战性的工作。然而,编纂组全体同志尤其是两位老同志,不惧年高体弱,凭借对研究所的热爱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一丝不苟、研究不止、笔耕不辍、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了任务,交出了一份优秀的答卷,为心理所乃至中国心理学的发展作出了新的重要贡献。从此,心理所有了一部完整的“发展史”。今天,由林仲贤老师等倾注极大心血编纂完成的《心理所发展史》,也成为对他永久的纪念!
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和杰出的中国心理学家,林仲贤老师的一生,是为党的事业不懈奋斗的一生,也是为中国心理学的发展不懈奋斗的一生!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这一名言!
林仲贤老师一路走好!
心理所 李安林
二O一一年六月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