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山泉(唐 储光义)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如泉涌动的一生
引子
广东省恩平市是个人杰地灵,英才辈出的地方。新中国驻联合国第一任副秘书唐明照;中国工程院院士冯培德;被孙中山任命为军事委员的温德尧;中国第一个飞机设计师、制造师、飞行家冯如;美国第一个女特技飞行家张瑞芬;《万年日历》发明者、历法大师郑振秀等,皆出生于此地。恩平境内丛山之中,有一名泉出,不论其水质、水温、水量、景观及可持续开发前景,皆居国内温泉之前列,在当今世界上,唯有南美洲之秘鲁,有一处温泉可出其右,故恩平此温泉,便有“天下第二泉”之誉。1931年12月,林仲贤生于广州,6岁回到恩平。2011年6月3日,逝于北京。其一生,正如这透明的泉水,汩汩涌出,无争世之繁缛,谦中有韧,绵远久长。
涌动不涸·求学篇
1937年“七七”事变,6岁的林仲贤随母亲从广州避祸回到家乡——广东恩平,就读于君堂镇塘库小学念书。1943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县城恩平中学(恩平一中前身,现址在恩城中学)。1945年,抗日战争成功,林父携全家迁回广州寓居,林仲贤在广州四邑华裔中学就读高中。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他先后涉足农学、工科等专业,最终选择心理学作为一生所长。1951-1955年间他先后在清华、北大就读。1955年完成本科学业,遂进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从事心理学研究工作。1962年担任助理研究员,1979年升任副研究员,1985年任研究员。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他治学严谨,善于创新,不时推出研究成果,逐步出名于本国、国际心理学界。
润物无声·工作篇
林仲贤先生一生从事心理学研讨工作,对科学事业有着执着的追求。十年动乱期间,心理学曾被作为一门伪科学遭到批判,研讨所人员被下放干校劳动。以林仲贤为代表的一批心理学家,坚持“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在干校劳动时代,他们执笔上书上级部门,倡议恢复中科院心理所。此事遭到注重,心理研讨所于1972年开端恢复重建。他是我国颜色心理学领域的先驱、专家。1976年9月9日,毛泽东主席逝世,那时,党中央决议要把毛主席的遗体保存下来。为此特地成立了专家小组。因林仲贤先生在颜色心理方面的卓越成果,被相关部门点名参与毛泽东同志的遗体美容工作。
他先后进行过航空心理学、高山生理心理学、知觉心理学、儿童认知发展、记忆心理学、颜色视觉及颜色标准化应用研究。作为一位博士生导师,林仲贤先生对学生严格要求,但永远保持和善的语气和姿态;生活中不以师长自尊,平易近人。他常对学生讲,做学问是严谨的事,不得有半点草率与马虎,必须稳扎稳打,要擅长一点点积聚材料,还要擅长总结,擅长提出新思路和新看法,也要注重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的结合。如今,他的学生大多已在科研工作中挑起重担,成为心理学界的主干力量。临退休那几年,林先生在研究课题和学生都已经很少甚至没有的情况下,自掏腰包,每年都亲自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实验。他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出访美国、澳大利亚、前苏联、比利时、德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等国家进行学术交流。发表论文200余篇,著作(含主编)11本。代表性著作有《视觉及测色应用》、《实验心理学》,代表性论文有《高原低氧对脑功能的影响》、《中国人肤色色度测定》、《中国学前儿童颜色命名及知觉辨别》等。
作为中国心理学界的先驱之一,林仲贤先生一生与中国心理学会的建立、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他曾担任过两届副秘书长,一届秘书长,后又担任理事长,足迹遍布中国省份,熟悉中国心理学科及心理学工作者的各种状况,为中国心理学会的工作模式打下了良好的开端。他时刻关注国际心理学的发展趋势,通过各种渠道将本土心理学的特色展示给世界。
喷洒如虹·成就篇
他生前曾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室主任、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学位委员会委员、研究员职称评委会主任、中国人类功效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心理学会普通心理与实验心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心理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协常委会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联盟委员会委员、中国科技大学北京认知开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学科评审组成员、《心理学动态》编委、《心理学杂志》副主编、《颜色与光学杂志》编委、《心理学报》主编、《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杂志》编委会主任、《华人教育学报》(香港)编委、《本土心理学研究》(台湾)编辑顾问、中国大百科全书《普通心理学卷》副主编、中国心理学会会士、亚非心理学会(AAPA)执行委员会委员、全国颜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东方国立儿童素质研究中心专家组组长兼东方智星儿童心理学研究所名誉所长、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会员。
他曾获院、部级科技成果奖9项,其中《中国人肤色色度测定》获1978年中科院重大科技成果奖;《标准彩色测试图》获1990年国家技术监督局科技进步成果二等奖;《专题地图色谱》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成果二等奖。1987年他荣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先进工作者”称号;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被评为中科院优秀博士生导师;2004年,获中国心理学会终身成就奖;2004年被中国心理学会授予“会士”;2008年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杰出教师贡献奖”。事迹被收入《中国科学院科学家名录》、《亚太地区国际名人录》、《中国当代教育名人传略》、《当代中国科学家和发明家大辞典》、《英国剑桥传记中心(IBC)国际名人录》、《美国传记中心(IBC)国际名人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