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
1931年 |
12月出生于广州 |
1937年 |
“七七”事变,随母亲回到家乡——广东恩平,入塘库小学 |
1944年 |
考入恩平中学(恩平一中前身,现址在恩城中学) |
1946年 |
举家迁回广州。考入广州四邑华裔中学 |
1949-1950年 |
新中国成立,高中毕业。后先后入大学学农科、工科 |
1951年 |
考入清华大学心理系 |
1952年 |
转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心理学专业 |
1955年 |
北大毕业。进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从事心理学研究工作 |
1962年 |
任中科院助理研究员 |
1965年 |
《预防和克服飞行错觉的实验研究》获国防部科技成果三等奖和中国科学院重大成果奖 |
1976年 |
9月,被相关部门特聘参与毛泽东主席的遗容肤色测量工作 |
1978年 |
《中国人肤色色度测定》获中科院重大科技成果奖 |
1979年 |
《常见物体记忆色及宽容度的研究》获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三等奖;任中科院副研究员 |
1981年 |
任中国心理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1981-1984) |
1983年 |
《彩色肤色卡和反射彩色测试图的研制》获广电部标准成果奖;《摄影用标准灰板、色板》获文化部科技成果三等奖 |
1984年 |
任中国心理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副秘书长(1984-1989) |
1985年 |
《摄影用常见典型景物模拟色板》获文化部科技成果三等奖 |
1986年 |
任中科院研究员 |
1987年 |
荣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先进工作者”称号;制定国家标准,包括《反射式彩条测试图》、《反射式肤色测试图》、《透射式彩条测试图》、《透射式肤色测试图》以及《灯光信号颜色》 |
1988年 |
《专题地图色谱》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成果二等奖 |
1989年 |
任中国心理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秘书长 、常务理事 (1989-1993)
制定国家标准《彩色电视接收白场色温及其宽容度》 |
1990年 |
《标准彩色测试图》获国家技术监督局科技进步成果二等奖 |
1992年 |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
1993年 |
10月当选为中国心理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长、常务理事(1993-1997) |
1994年 |
当选亚非心理学会(AFRO-ASI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AAPA)执委。被评为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生导师, |
1995年 |
《颜色心理学研究》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成果三等奖;制定国家标准《同色异谱的目视评价方法》以及《中国颜色体系》 |
1997年 |
任中国心理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1997-2001) |
2001年 |
任中国心理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 (2001-2005) |
2004年 |
获中国心理学会终身成就奖;当选为中国心理学会会士 |
2008年 |
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杰出贡献教师荣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