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心理学会、国际应用心理协会
我是后学,自然无资格评价徐先生的一生;但是,在心理所学习、工作25年,参与中国心理学事业的改革、开放、发展,知晓徐先生对中国心理学的贡献很大,对其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有自己的几点思考;在追思会上听到、在纪念网页上看到了更多关于徐先生的故事,更觉须写点文字,纪念徐先生。
我觉得,徐先生作为他那一代中国心理学家代表之一,从他自己的角度尽心、尽力地完成了承先启后的历史使命。具体来讲,我看见的是三个方面。
首先,他作为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承接了老一辈心理学家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文化大革命等劫难保留下来的科研条件、学术传统和部分人员队伍,并且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那么困难的政治和物质条件下有所发扬光大;其使命感、眼光、魄力、情商、执行力与果效,必将载入心理所的史册。我看了二平同学的回忆文字,才知道徐先生也曾担任过心理所科研处长。时隔近30年,我有幸成为他的后任,也为这种关系自豪。
其次,徐先生作为中国心理学家的代表,在文革前留学前苏联学习5年,或副博士学位,学贯中西,因此得以在文革结束、国门开放后能立即活跃在国际心理学界,1992年成功当选IAAP(国际应用心理协会)理事。追思会上,听张厚粲老师介绍,才知道这一段历史的细节。IAAP是世界最大的心理学家组织,成立于1922年。徐先生为中国心理学家在此争得了一席之地,并广交朋友、弘扬中国文化,为中国心理学家在国际同行中建立了良好的声誉。他在IAAP的工作由张侃老师成功接替,2006年又传到了我这里。他们的贡献与积极影响,在我2014年成功竞选IAAP秘书长的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心理学家在20世纪上半叶致力于心理科学的应用,努力提高人类的幸福、促进社会的进步,因此在国际学术界、国际学术组织中,徐先生亦成功地完成了承上启下的历史任务。
第三,也最重要的是,徐先生培养了一批硕士、博士研究生,现在全国各地皆是各应用心理学分支学科的领头羊。比如,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在心理所的博士同学时勘(90年毕业)、王二平(92年毕业),是徐先生带出来的、中国心理学家自己培养的第一位、第二位心理学博士。另外,通过函授、各类培训、讲课,他与国内外大批同仁建立了师生缘。应该说,这是徐先生对中国心理科学的最大贡献,影响也将最为深远 – 从纪念网页上诸多文字和留言,可见一斑。
先生对我个人指导不多,但却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为什么这么说?因为1993年我毕业时,他是答辩委员会委员之一。答辩前,他提出了许多宝贵的论文修改建议;答辩中,他及时提出建议,为我面临的诸多困境指出了解决方向。现在回头看,这是我个人的学习和工作生涯中的关键时刻之一,永生难忘。
在他那一代学人中,徐先生谦和温雅,与人为善。现在,我更清晰地了解了他的工作、生活、爱好、为人,他在现代中国心理学史上留下的烙印;他的一生;不禁感慨系之。
千秋岁•徐联仓先生千古
风流倜傥,学界重影响。启新议,继故坊。
管事理人久,工效业绩量。众弟子,研以致用有榜样。
天涯皆闻名,海内多朋党。理国是,受嘉奖。
技术贯中西,待人善揖让。路遥远,先生行迹定方向。
徐先生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