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动态
心理所研究验证中文版体像困扰量表(BICI)的信效度 |
作者: 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 于昕洋 �U 日期: 2020/12/21 |
外貌忧虑的程度在人群中有轻有重,是一个连续体。严重程度比较高的个体对真实或者想象中外貌小瑕疵高度不满,常常花时间照镜子观察这些“缺陷”,拿自己没有吸引力的部位与他人比较,耗费财力和精力来试图掩盖或者改变这些“缺陷”,并可能会因此拒绝参加社交活动等。这种对于自己的外貌的忧虑是“体像困扰”的具体表现,和进食障碍、躯体变形障碍和社交焦虑等精神疾患紧密相关。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王葵等人和上海精卫中心以及北卡罗来纳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展合作,标准化了汉语版的《体像困扰量表》(Body Image Concern Inventory)。该自评量表主要用于考察个体对于自身外表的困扰程度,此前已经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并在多个文化中呈现出良好的信效度。 研究团队共开展两项研究。研究1招募1231名青少年,使用进食障碍问卷、抑郁-焦虑-压力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等相关测量工具作为校标,考察体像困扰量表的因子结构、构念效度(Construct validity)和信度。研究2纳入47名女性进食障碍患者和56名性别和受教育程度匹配良好的健康对照,考察量表对于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的区分程度。 研究结果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 α = 0.92)。间隔6个月的重测结果显示重测信度良好(r = 0.73)。因子分析的结果表明,在英美国家中常观察到的单一结构的“体像忧虑”在受测的中国青少年样本中可以分成三个因子:对外貌的负性评价(如“我对自己外表的一些方面不满意”)、回避行为(如“当我的外表达不到令我满意的程度的时候,我不愿意参加社交活动”)和针对感知到的缺陷的安全行为(如“我寻求他人对我外表的肯定”)(见图1)。这种因子结构曾在日本也被观察到,提示“外表焦虑”的结构可能存在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三个维度中,对外貌的负性评价这一维度和被试的负性情绪水平以及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最为密切;在针对感知到的缺陷的安全行为这一维度上男女生的差异最明显,女生得分更高(Cohen’s d = 0.75);而回避行为分量表最能够区分进食障碍患者和健康对照,患者的得分更高(Cohen’ s d = 1.52)。
中文版BICI量表验证性因素分析的因子载荷
研究结果表明,该中文版体像忧虑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对我国青少年人群外貌焦虑的测量工具。 该研究受到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Y9CX411008)资助。相关论文近期在线发表于Evaluations and The Health Professions
论文信息:Wang, K*., Yu, X. Y., Yu, C. R., Liu, Y. F., Chu, M. Y., Zhang, R. T., Liang, R., Chen, J.* Littleton, H., Shum, D. H. K., Chan, R. C. K. (accepted). Validation of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Body Image Concern Inventory Evaluation & the Health Profession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