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弘扬科学家精神

刘静和——老一辈心理学家的青春岁月

作者: 图文:应用发展部、管理支撑与学会联合党支部、妇委会 日期: 2022-07-15

  日前,心理所联合中国心理学会共同组织了“恰同学少年——老一辈心理学家的青春岁月图片档案展”,展览展现了多位老一辈心理学家在青年时代爱国、创新、奉献的宝贵精神财富和中国心理科学事业的发展历程。本文节选自展览“求索之毅”部分。

  刘静和(1911-2004),福建闽侯人,著名心理学家。1932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女子大学生化系,1936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高级护士学校。1942年赴美国留学,获明尼苏达大学硕士学位和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并曾先后任明尼苏达大学副教授、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1950年回国后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工作。曾任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妇联执委,并曾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是我国第一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有特殊贡献的科技工作者之一。

上海市清心女子中学旧址

  刘静和祖籍福建闽侯,1911年出生于上海的一个小职员家庭,早年就读于上海清心女子中学,后就读于南京金陵女子大学。毕业后,刘静和来到北京,在北京协和医学院高级护士学校继续学习。1936年刘静和在协和医学院毕业后,开始在协和医院小儿科工作,并曾担任护士长。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协和医院被日军关闭。刘静和受诸福棠等的邀请,参与创建了北平市私立儿童医院。1942年,刘静和赴美国留学,并且选择了儿童教育心理学作为自己专业,1946年刘静和获明尼苏达大学硕士学位,1950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

1942年4月4日,北平市私立儿童医院在东堂子胡同13号成立,刘静和(前排左3)是建院时13名医护人员之一,这所医院也是现在北京儿童医院的前身

在协和医院和北京私立儿童医院工作期间,刘静和结合实践编写了《小儿护理学》一书,后由商务出版社出版,本书也是我国最早的儿科护理学专著

  在美国读书期间,除了完成学业外,刘静和与其他进步人士一起积极参与组织了留学生的进步运动,并开展民盟的工作。她曾因为给中国人民解放军筹款而被美国法院传唤并被下达了驱逐令,也曾被当地广播电台指为共产党而遭到国民党特务的跟踪。

在美期间,刘静和因为给中国人民解放军筹款而被美国法院传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刚刚获得博士学位的刘静和拒绝了当时高达100美元月薪的美国大学职位,毅然决定回国。此时,美国拒绝向中国留学生出售回中国的船票,她便费尽周折托人买了去挪威的货船票,从纽约上船,经夏威夷、日本、菲律宾等地,一路辗转来到香港,再从香港回到北京,回国的航程整整走了4个多月。她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早从海外归来的科学家之一。

1950年6月,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筹备处在北京文津街3号院建立

  回国后,刘静和很快投身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筹备处的工作当中,努力创造条件开展儿童心理学研究。在1950年8月下旬举行的心理所筹备处第一次、第二次筹备会上,“孙国华、刘静和、叶恭绍等的儿童心理研究计划”获得通过,这也是心理所最早确定的研究计划之一。

  荆其诚在《回忆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筹备处(1950-1955)》的文章中写到:刘静和1950年到所后急于开展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工作。她住在北京师范大学宿舍。这时北师大地处和平门外,还没有迁到北太平庄新校址。心理所筹备处在北师大幼儿园借用两间房间,作为儿童实验室。刘静和每天在那里上班,我也随他在北师大工作。

  1951年3月,政务院批准成立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随后研究所迁往东观音寺10号。刘静和继续开展儿童心理和教育心理研究,并和同事们一起以视觉作为主要刺激对儿童第一和第二信号系统的相互动力传递进行了较大规模实验。

1957年,刘静和与当时心理所思维组的同事在《心理学报》共同发表的文章——“儿童第一和第二信号系统的相互动力传递的实验研究”

1956年,刘静和由曹日昌、周陶英共同介绍入党

  1958年刘静和开始从事小学教学改革的研究工作,曾在辽宁省黑山县北关小学做了“集中识字法”的教学实验,又在北京第二小学做了试教代数的实验,均取得显著的效果,为小学教材引进代数方程提供了心理学的依据。

1961年刘静和在人民日报发表 “关于儿童认知过程若干问题的初步探讨”一文,提出了“分析教材、组织内容和了解儿童,从儿童实际出发,是成功教学的必备条件,也是提高儿童认知能力的有效方法。但这些条件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是儿童的积极性。”这为心理所之后开展的儿童思维研究及教材试验研究指出了方向

  此后,刘静和还曾担任心理所第一研究室(教育心理研究室)室主任,并配合潘菽共同建立了中国心理学会第一个专业委员会——中国心理学会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担任专委会委员,同时也是专业委员会常务小组5位成员之一。

  资料及部分照片选自“异国红色恋人——记夏庇若、刘静和夫妇”(《国际人才交流》1999年第3期,作者:张严平)、科学出版社《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史》、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史》,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档案室、潘菽图书馆对资料收集提供了支持,特此向作者、编撰者和资料提供者表示感谢。

 

附件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