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所研究揭示空间中多重参照系冲突加工机制
日常生活中,人们依靠多种不同的参照系来表征和更新不同物体的空间关系。根据物体与观察者的关系,参照系可以分为自我参照系,环境参照系和内在参照系(Sun & Wang, 2014)。自我参照系是以观察者自身为参照中心,其会根据观察者的移动而改变;环境参照系是以观察者所在的周围环境为参照中心,其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并不会因观察者的移动而改变;内在参照系则是以环境中的物体为参照中心,比如桌子或椅子等,其会随着观察者选择的改变而改变。而关于多个参照系之间是如何加工并相互影响这个问题,目前还不是很清楚。在数学分析层面,三种参照系是具有完全相同的优势程度,但在特定的环境中,采用某个参照系完成进行空间表征可能会更有效和更便捷。优势参照系地图(FORMS)理论指出,不同的参照系在大脑中具有不同的优势程度,优势程度较高的参照系得到优先加工,这些不同参照系共同决定人类的行为 (Wang, Johnson, & Zhang, 2001)。
中国科学院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刘勋研究组改进了双大炮实验范式,操控不同参照系之间是否存在冲突(自我参照系,内在参照系)来探索这些参照系之间的加工过程。
图1双大炮任务及实验设计
实验结果发现,空间背景信息会改变不同参照系的优势程度而表现出线索效应;当内在参照系存在冲突时,反应时变慢(两个大炮朝向不同条件相比于两个大炮朝向一致条件);当内在参照系与自我参照系存在冲突时,反应时变慢(目标大炮朝下条件相比于目标大炮朝上条件);并且这两种冲突存在交互作用,即当两个朝向相反条件下的目标大炮朝向效应,相比于两个大炮朝向相同条件时更大。与此同时,我们发现内在参照系之间的冲突效应量大于内在参照系与自我参照系之间的冲突效应量。
这一研究表明虽然自我参照系和内在参照系可能有不同的空间表征,但是它们依赖于共同的加工机制并彼此竞争,研究结果支持了优势参照系地图理论。
图2行为结果:A线索效应,B目标大炮朝向效应。
该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 31328013 和NSFC 31571161),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美国空军科学研究局(FA9550-12-1-0457)和美国海军研究局(N00014-16-1-2111)的资助。研究论文已被PsyCh Journal期刊接收并在线发表。
Nan, W., Li, Q., Sun, Y., Wang, H., & Liu, X. (2016). Conflict processing among multiple frames of reference. PsyCh Journal, 5(2016): 256-262.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pchj.150/full
参考文献:
Sun, Y., & Wang, H. (2014). Insight into others’ minds: spatio-temporal representations by intrinsic frame of reference. 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 8(58), 1-11. doi:10.3389/fnhum.2014.00058.
Wang, H., Johnson, T., & Zhang, J. (2001). The mind’s views of spac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 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gnitive science, Beijing, China.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