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所通过微博文本分析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定性对民众心理的影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具有长潜伏期和强传染性的特征,同时由于正值农历春节的返乡高峰期,人员大量流动,新冠肺炎疫情异常严峻。2020年1月20日,国家卫健委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这标志着对新冠肺炎的定性,意味着疫情防控的全面升级。疫情发生后带来的不确定性和较低的可预测性,不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还对民众的心理产生影响。
为此,中国科学院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朱廷劭研究组的科研人员对17865名活跃微博用户(2019.12.31-2020.1.26期间微博数≥50)进行研究,下载2020.1.13-2020.1.26期间这些用户全部的原创微博,并以1月20日作为分界点,将其分成疫情定性前(2020.1.13-2020.1.19)和疫情定性后(2020.1.20-2020.1.26)两部分数据,通过词频分析和心理指标预测从认知和情绪两个方面来研究新冠肺炎疫情定性前后民众心理变化的情况。
微博数据词频分析和心理指标预测的过程
研究结果发现,在词频变化情况上,疫情定性后,情绪词频中的负向情绪词和焦虑词显著升高;认知关注词频中的健康词、家庭词、死亡词和宗教词显著升高,休闲词汇和朋友词汇显著降低。在心理指标预测变化情况上,疫情定性后情绪指标中的焦虑、抑郁和愤怒情绪显著升高,牛津幸福感显著降低;认知指标中的社会风险判断显著升高,生活满意度显著降低。
综上,该研究通过词频分析和心理指标预测从认知和情绪两个方面研究了新冠肺炎定性对民众心理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负性情绪(焦虑、抑郁和愤怒)和社会风险敏感性的升高,以及积极情绪(牛津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的降低。利用社会媒体数据研究公共卫生事件对民众心理的影响,能够为了解疫情时期社会群体心态提供有效的方法。生态化数据的获取快速直接且特征丰富,能够有效了解并分析社会心态,从而更好地采取相应措施来促进社会和谐,共同抵御疫情。
该研究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
研究论文现已发表于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论文信息:
Li, S., Wang, Y., Xue, J., Zhao, N., & Zhu, T. (2020). The Impact of COVID-19 Epidemic Declaration on Psychological Consequences: A Study on Active Weibo Users.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17, 2032.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