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所研究发现扣带皮层在精神分裂症伴发抑郁症状治疗中的关键作用
抑郁症状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常见的伴发症状,伴发率高达50%,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利培酮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第二代主要药物,对精神分裂症阳性和阴性症状有着显著的改善作用,但对抑郁症状的影响还未可知,且利培酮的潜在作用机理也未获得明确解答。
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张向阳研究组和中国科学院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青年特聘研究员魏高峡合作开展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伴发抑郁患者存在扣带皮层结构异常。
在此基础上,他们进一步考察了精神分裂症伴发抑郁患者扣带回脑区结构是否能在接受抗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后得以改变。该研究招募了首次确诊的42名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得分将患者分为伴发抑郁组和非伴发抑郁组。所有患者均只接受利培酮治疗。在基线和12周药物治疗后分别进行了临床症状评估和磁共振扫描。
图A:DP中抑郁症状缓解和rACC体积增加为负相关
图B:精神分裂症症状缓解和苍白球体积增加为负相关
结果仅在抑郁组患者中发现,12周利培酮治疗缓解了患者的抑郁症状和精神分裂症症状,治疗后吻侧前扣带皮层(rostral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和苍白球体积显著增加。与假设相一致的是,抑郁组中抑郁症状缓解和腹侧扣带回体积增加存在负相关,精神分裂症症状缓解和苍白球体积增加存在负相关。
研究结果表明,腹侧扣带回体积改变是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伴发抑郁症状的关键神经机制。综合之前的干预前横断面研究,扣带回结构异常可能是精神分裂症伴发抑郁症状的典型特征。这些发现为今后精神分裂症的单独抑郁分型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价值的科学启示,同时也为后期的精神分裂症伴发抑郁干预提供了重要的干预靶点。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671163)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科学基金(E2CX3815CX)资助。心理所硕士生沈浩冉为论文第一作者,通讯作者为心理所青年特聘研究员魏高峡和研究员张向阳。
研究成果已在线发表于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Health Psychology。
论文信息:
Haoran Shen, Likun Ge, Bo Cao, Gaoxia Wei, Xiangyang Zhang (2023).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cingulate cortex: treating depressive symptoms in first-episode drug na?ve schizophreni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Health Psychology, 23(3):100372, https://doi.org/10.1016/j.ijchp.2023.100372
参考文献:
Wei, G., Ge, L., Chen, L., Cao, B., & Zhang, X. (2020). Structural abnormalities of cingulate cortex in patients with first-episode drug-na?ve schizophrenia comorbid with depressive symptoms. Human Brain Mapping, 42(6), 1617–1625.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