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心理所研究发现亲子互动通过家庭幸福感与自然联结促进亲环境行为

发布时间:2024-01-18 作者:韩布新研究组

全球气候逐年变暖、极端天气频发、环境污染严重等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威胁。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提升居民亲环境行为迫在眉睫。《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更是建议,要“从娃娃和青少年抓起,从家庭、学校教育抓起,引导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实施亲环境(环保)行为是有效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之一。如何通过家庭教育促进人们的行为改变,实施更多亲环境行为,成为社会困境和研究难点。

为探究基于家庭的有效促进亲环境行为的策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韩布新研究组副研究员刘萍萍及其团队成员开展了一项面向儿童(11-14岁)及其家庭的实证研究,共收集了416对亲子的有效数据。结果发现亲子互动对亲环境行为的积极影响,并基于主客体互倚中介模型,揭示了家庭幸福感和自然联结的潜在影响机制。

图1. 亲子互动影响亲环境行为的直接效应

研究发现,亲子互动对代际关系和家庭幸福有积极影响,互动程度越高,父母和孩子所感受到的家庭幸福感越强、自然联结水平越高。幸福的人更有可能表现出亲环境行为。因此,人们的亲环境行为会受到家庭幸福感的影响,即亲子互动增加父母和孩子的家庭幸福感及自然联结,进而促进亲环境行为的提升。

家庭是社会组成的基本单元,亲子互动可以促进家庭的亲环境行为。通过学校、社区等部门的组织参与,可以实现亲环境行为在家庭之间的传播,最终实现“全民环保”。因此,个体、家庭、学校、社区均应组织开展以环保为主题的亲子活动,加强亲子互动,提升家庭幸福感和亲环境行为。

该研究揭示了亲子环境互动对亲环境行为的直接影响,以及通过家庭幸福感和自然联结影响亲环境行为的间接关系。这些结果表明,针对环境话题展开的亲子互动,是促进家庭幸福感和自然联结,进而增加父母和孩子的亲环境行为的有效方式。研究结果不仅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家庭层面的理论支持,也为绿色家庭创建提供了可行的实践建议。

该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2174194)、中国科学院与日本学术振兴会共同研究项目(GJHZ2095)、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科研项目(Y9CX391008;E2CX3315CX)资助。研究成果已在线发表于Current Psychology上。

论文信息:

Ding, M#., Liu, X#., & Liu, P*. (in press). Parent-child environmental interaction promotes pro-environmental behaviors through family well-being: An actor-partner interdependence mediation model. Current Psychology. https://doi.org/10.1007/s12144-023-05495-z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