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所发表综述论文系统阐述运动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进展
作为心理学、体育学与神经科学交叉融合的新兴学科,运动认知神经科学旨在揭示人类运动行为(包括日常身体活动、锻炼以及竞技体育)如何影响大脑的认知功能、情绪调节及心理健康。自2012年起,随着脑成像技术的进步,运动认知神经科学在具身认知理论的影响下过渡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针对运动认知神经科学在探究身体活动如何影响人类认知、情绪及社会适应性心理过程的脑科学研究进展,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青年特聘研究员魏高峡重点梳理了身体活动/锻炼和竞技体育两大类别在近十年间各主题的脑科学研究进展,分析了领域内主要的发展现状,整理出发展框架,并提出今后该领域内可能出现的潜在研究方向。
图1 运动认知神经科学发展框架图(2012-2022)
该论文首先概括了运动认知神经科学中常用的脑成像和神经调控技术,包括脑电图(EEG)、事件相关脑电位(ERP)、磁共振成像(MRI/fMRI)、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fNIRS)、经颅磁刺激(TMS)和经颅电刺激(tES),并进一步对这些技术的特征、常见指标和研究应用等方面做出总结。此外,该综述还重点介绍了身体活动/锻炼领域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按照目前研究最为广泛的、不同的认知神经科学主题(注意、记忆、抑制控制、情绪等),分别介绍身体活动/锻炼对不同年龄阶段(儿童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的认知神经科学表现的影响。在这些研究中,身体活动和锻炼所带来的广泛的脑结构和功能变化在促进认知功能、改善注意力、增强记忆、提高抑制控制能力以及调节情绪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在竞技体育领域,该综述还主要梳理了运动员群体相关神经科学的重点研究,包括动作技能学习、运动表象、动作观察与动作预期、运动决策、神经反馈训练和专家-新手差异的理论假说。
基于这些研究梳理,综述提出以下几点展望:一、未来运动认知神经科学需探索非线性和复杂网络分析,深化对大脑动态响应的理解。二、开放科学将推动研究全程透明化,应对可重复性危机。三、关注个体差异,通过规范化建模为精准干预提供依据。四、具身认知理论下的镜像神经元和内感受研究,将为理解运动学习提供新视角。五、人工智能技术,如机器学习和虚拟现实,将促进身心脑一体化研究,提高个性化训练和康复效果,开拓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这些技术和理论的结合将为运动对大脑和心理的影响提供更全面、深入的理解,拓宽其在健康促进和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范围。
该研究得到脑智项目基金 “科技创新2030(2021ZD0200500)”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671163)的支持。该研究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均为魏高峡。文章已在线发表在《科学通报》。
论文信息:
魏高峡, 盖力锟, & 林萱. (2024). 运动认知神经科学研究(2012-2022):十年回顾与未来展望. 科学通报.https://doi.org/10.1360/TB-2024-0034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