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心理所元分析研究发现有效鉴别高风险孤独症婴儿的眼动任务和刺激材料

发布时间:2024-07-30 作者:认知与发展研究室 李晶

孤独症谱系障碍是一组发展性神经发育障碍,其核心特征是社会交流和沟通障碍、重复刻板行为和兴趣狭窄。近年来,孤独症的患病率不断攀升。根据美国疾控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美国8岁儿童孤独症的患病率高达1/36。我国孤独症儿童的患病率约为1%,且仍在不断增长。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工具,而且在儿童年龄较小时,孤独症症状容易与其他发育迟缓等症状混淆,因此孤独症儿童很难在2岁前确诊。此外,目前对孤独症的诊断高度依赖临床医生的观察和来自父母的量表报告,缺乏客观、可量化的生物标记物。与之相对,孤独症的部分症状在1岁之前就已经出现,比如,注意脱离困难、较少注视他人的眼睛和面孔。

此外,婴儿早期的大脑可塑性很强,早期干预才能有助于高风险孤独症儿童更有效地发展社会性技能及认知能力。由于孤独症具有较强的遗传特点,孤独症患者的同胞弟妹发病率(16%)远高于普通人群(2.3%),探究高风险孤独症婴儿的早期注意行为成为寻找孤独症早期生物标记物的有效途径。然而,已有研究的结果各异,难以确定哪些注意任务和眼动材料能够可靠地鉴别出之后确诊为孤独症的高风险婴儿。

针对此问题,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认知与发展研究室的李晶副研究员开展了一项针对2岁前高风险孤独症婴儿眼动研究的元分析,旨在找到有效且稳定的孤独症早期行为标记,从而为孤独症的早期鉴别和诊断提供客观可靠的筛查指标。

这项元分析汇集了从2007年到2024年的35项研究,将眼动任务类型、刺激特征、兴趣区划分以及研究质量作为调节变量,比较了正常发育婴儿、之后确诊的高风险孤独症婴儿和之后未确诊的高风险孤独症婴儿之间的注意差异(图1)。


图1.元分析中各项研究的特征

结果显示,任务类型中,注意脱离任务能够区分高风险孤独症婴儿和正常发育婴儿。刺激特征中,动态的刺激能够有效鉴别之后确诊的高风险孤独症婴儿。兴趣区中,相较于人物的面孔,联合注意或者社会互动中的共同目标区域能够有效识别之后确诊的高风险孤独症婴儿。此外,研究质量也会影响效应量的大小(图2)。


A.                                    B.

C.                                      D.

图2.(A)注意脱离任务比注意偏好任务引发更大的效应量 (B)动态刺激比静态刺激引发更大的效应量 (C)联合目标兴趣区比面孔和眼睛引发更大的效应量 (D)研究质量影响效应量大小


该研究揭示了高风险孤独症婴儿早期的注意特征,并且发现了能够有效识别高风险孤独症婴儿的行为标记,为孤独症儿童的早期鉴别和诊断提供了有益启示和可靠依据。

该研究获得国家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2022ZD02051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971009)、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人才项目的支持。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论文信息:Hou, W.#, Jiang, Y.#, Yang, Y., Zhu, L., & Li, J*. (2024). Evaluating the validity of eye-tracking tasks and stimuli in detecting high-risk infants later diagnosed with autism: A meta-analysis.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112, 102466.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https://doi.org/10.1016/j.cpr.2024.102466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