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心理所研究提出童年虐待经历诱发成年慢性疼痛的生物心理社会框架

发布时间:2024-10-10 作者:涂毅恒研究组 涂毅恒

慢性疼痛是一种既带来长期生理痛苦,也伴随不同程度心理困扰的健康问题,且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和沉重的社会经济负担。尽管如此,由于慢性疼痛的病因复杂,当前对其机制的理解和有效干预依然面临挑战。

童年虐待是人生早期的重大逆境事件,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口曾经历过这种创伤。在童年时期,虐待不仅对个体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还与大脑发育的异常密切相关。更为严重的是,已有大量研究结果显示,童年虐待的负面影响会持续到成年,除了增加患精神疾病的风险,还会导致一系列的身体疾病,尤其是慢性疼痛。此外,已有大量研究结果提示,童年虐待与成年慢性疼痛可能通过生物、心理和社会多重因素紧密相关。因此,系统性地探索这一关联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由于缺乏大样本和高质量数据支持,现有的理论框架严重制约了对潜在机制的深入研究。

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涂毅恒研究组利用UK Biobank超15万人的大样本开展了一项研究,结合横向和纵向数据,首次系统刻画了童年虐待经历与成年慢性疼痛之间的复杂关联模式(图1)。

图1研究框架示意图

首先,研究量化了童年虐待对慢性疼痛风险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个体经历的童年虐待类型数量增加,慢性疼痛的风险呈现出单调递增的趋势。在确定这一重要关联后,研究通过划分童年虐待和慢性疼痛的不同类型,进一步指出情感虐待是导致慢性疼痛风险的最关键因素。此外,研究还揭示,童年虐待对除头痛外的所有慢性疼痛类型均产生了广泛的负面影响(图2)。

图2童年虐待对慢性疼痛影响模式

为了深入挖掘这一关联背后复杂的机制,研究纳入了来自10个生物心理社会类别的92项测量指标,并首次提出了解释童年虐待与慢性疼痛关联的生物心理社会框架。通过基于类别的分析、单变量中介模型以及结合纵向数据的研究方法发现,生物心理社会模型能够解释超过60%童年虐待与慢性疼痛之间的关联,证实了该框架的有效性。此外,研究还对不同变量的重要程度进行了排序和整合。结果表明,心理因素(尤其是神经质和心境状态)对这一关联的影响最为显著,而在以往研究中受到关注的应激创伤相关的指标则仅表现出中等效应(图3)。

图3 不同生物心理社会类别的总体解释力

综上所述,该研究通过大规模数据建模,首先揭示并整合了童年虐待经历与慢性疼痛之间复杂的关联和影响机制。同时,该研究所揭示的关联模式和生物心理社会框架不仅为理解慢性疼痛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深入的研究证据,还为未来的研究和临床干预实践提供了有潜力的切入点。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经费和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的支持。

文章已在线发表于Pain。心理所涂毅恒研究组科研助理赵文汇(现南加州大学博士生)为论文第一作者,心理所涂毅恒研究员为通讯作者。

论文信息:

Zhao, W. H., Lu, X. J., Tu, Y. H., Child maltreatment elevated the risk of late-life chronic pain: a biopsychosocial framework from the UK Biobank cohort, Pain, DOI: 10.1097/j.pain.0000000000003417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