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楚侨研究员在第十四届国际精神分裂症研究大会上应邀组织并主持专题研讨会
4月21至25日,第十四届国际精神分裂症研究大会(ICOSR)在佛罗里达的奥兰多举办,来自多学科领域的学者聚集在一起,交流观点、共享数据、探讨新技术。许多做精神疾病研究的课题组在会上报告了最新的研究发现。
陈楚侨研究员受邀组织并主持了“精神分裂症谱系障碍神经软体征的特点与意义”专题研讨会。许多国际知名学者在研讨会上报告了在神经软体征研究方面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马里兰大学Robert Buchanan教授、墨尔本大学Christos Pantelis教授、哈佛医学院的Matcheri Keshavan教授、海德堡大学的Johannes Schroeder教授和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精神医学研究所的Paola Dazzan博士在专题研讨会上对精神分裂症神经软体征的特点与意义方面存在的分歧进行了讨论。主要受制于传统评估方法的局限,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精神分裂症神经软体征方面的研究进展缓慢。然而,随着遗传学技术、认知神经科学技术和神经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学者们对精神分裂症神经软体征的认识已经有了很大提高,并且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相关的研究文献也逐年增加。目前,学者们已经将神经系统体征,尤其是神经软体征,与精神病分裂症的病理联系在一起,并且建议将之作为精神分裂症的生物标记。在此次研讨会上,陈楚侨研究员和其他与会者质疑神经软体征的传统定义,并提出新的定义和可能的研究方向。陈楚侨研究员还建议设立一个包括健康人和神经精神疾病患者(尤其是精神分裂症)的神经软体征项目的国际数据库。这项建议受到了研讨会其他报告人和与会者的一致欢迎。该数据库的建立将会对神经软体征在精神分裂症及相关精神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产生重大影响。
此外,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神经心理学与应用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组(Neuropsychology and Applied Cognitive Neuroscience Lab,NACN Lab)的另外几位成员也在该次大会上报告了他们的成果。王亚副研究员报告了精神分裂症的未来情景想象方面的研究进展;王葵博士的报告关注精神分裂症与双相情感障碍语义启动和抑制;吕世裕医生(博士研究生)报告了精神分裂症快感缺失与动机缺失的最新发现;博士研究生王毅关注大样本非临床群体中共情与分裂型特质关系;博士研究生严超报告了分裂型人格特质愉快体验的神经机制的相关研究。
陈楚侨研究员报告神经软体征的家系和遗传度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NACN研究组五名成员在第十四届国际精神分裂症研究大会(ICOSR)上的合影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