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龙迪教授赴台参加海峡两岸社区建设文化交流活动

发布时间:2013-12-25 作者: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

  12月18至22日,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龙迪教授作为民进中央叶圣陶研究会代表团学者之一,赴台参加传统文化与社区建设的文化交流活动。 

  12月19日,“2013·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讨会”在台湾台北举行。本届研讨会的议题是“社区建设”。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叶圣陶研究会会长严隽琪出席会议并讲话,民进中央副主席刘新成、蔡达峰,民进中央秘书长高友东出席。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海峡两岸客家文经交流协会理事长饶颖奇分别致辞。来自海峡两岸的2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18位专家学者在会议上做主旨发言,其中7位来自中国大陆。 

  中国大陆学者展开研讨的议题包括:社区建设中的社区文化发展的创新与实践、文化表演与社区重组、灾后校园集体疗愈、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社群的再想象、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与社区建设、儒学传统与现代社会的张力、古村落保护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传承、社区教育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大陆居民转型与社区创建。 

  龙迪教授题为“灾后校园集体疗愈的文化反思”的主旨发言作为本届研讨会的压轴戏,震撼并感动了每一位与会者。她根据5·12汶川地震后自己带领安心团队在北川3年5个月的心理援助经验,以生态系统理论为理解心理创伤集体疗愈的框架,以社区参与式行动研究为研究方法,透过一系列照片故事,展现探索灾后校园集体疗愈的行动及文化反思。 

  龙迪教授的研究发现,每个人都有自我疗愈的内在力量,需要制度保护,才能发挥集体疗愈的功效。羌族文化重视亲情、友情、师生情、土地情,是北川师生集体疗愈的文化资源。然而,应试教育制度下的分数等级不断伤害集体疗愈的文化资源。中国儒家文化强调权力等级,在生命态度方面,重视身体照顾及物质满足,忽视精神关怀及心理满足;在人际表达方面,强调“评判”和“责备”,忽视“感受”和“需要”,构成心理创伤集体疗愈的文化困境。因此,个人层面的心理创伤,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家族创伤和文化创伤。创伤疗愈,不再是“个人”的事,而是“集体”的事。我们的社会政策和教育政策需要进一步探索,如何转化文化暴力,让环境能够保护并培育人们疗伤止痛的内在力量,发挥集体疗愈功效,以降低灾后重建的社会成本。 

   研讨会结束后,龙迪教授随代表团实地考察了台湾的社区文化——客家文化和佛教文化。 


龙迪教授作报告 

  中国台湾网相关报道:http://www.taiwan.cn/local/wenhuajiaoliuyuhezuo/201312/t20131220_5400675.htm 

  民进中央网站相关报道:http://www.mj.org.cn/xwll/mjxw/mjzyyw/201312/t20131220_1678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