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yCh Journal“生活中的美”线上研讨会圆满落幕
“神经美学”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PsyCh Journal今年的“神经美学”系列特刊文章也吸引了大批读者。为满足读者、学者及研究人员对“神经美学”这一主题日益增长的科研需求,PsyCh Journal编辑部与Wiley出版社于10月15日共同举办了“生活中的美”线上研讨会。
研讨会以“生活中的美:不止神经美学”为主题,分为上午和下午两部分,邀请了八位国内外知名学者分别介绍各自在神经美学领域的研究成果,探讨了美学鉴赏的神经机制,并进一步讨论了神经审美学未来的发展前景。
会议报告人
从上到下依次为Semir Zeki教授、包燕教授、苧阪直行教授、Ernst Pöppel教授、Hong Xu教授、何先友教授,右下为PsyCh Journal责任编辑王日出博士
来自北京大学的包燕教授通过分析中外著名绘画作品中的景深、质感、物体的大小、色彩的运用、光影效果、空气质感等视觉线索,向参会人员展示了国内外画家们如何在2d世界展示出3d的效果。同时,她还通过视觉认知理论来分析国内外画家的差异——国外画家的视觉认知更多依赖于观赏者“自下而上 ”的认知加工体系,而中国画家的作品则更需要观赏者进行“自上而下 ”的加工。之后,她还从自己的研究入手,介绍了绘画鉴赏时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而这种差异也会根据画作种类的不同而有一定的变化。
PsyCh Journal主编Ernst Pöppel教授的报告以“3秒时间窗:美学鉴赏和认知控制的时间基础”为题,向听众介绍了审美、时间感知和脑部机制之间的联系。他表示,在视觉和听觉感知、运动控制、空间注意、决策过程、诗歌、音乐和视觉艺术等反应出来的认知过程表明人们在时间处理上确实存在一个3秒时间窗。他以几个例子为切入点向听众介绍了“达尔文方法”,并通过引用英语、德语、西班牙语和法语的诗句来进一步解释3秒时间窗在诗歌欣赏中的作用——人们更倾向于把3秒左右的句子评价为“美”。
最新加入PsyCh Journal的编委、南非西北大学的Caroll Hermann教授在报告中向大家介绍了“盆栽”——这种起源于中国、流行于日本,并逐渐被采用为一种心理治疗工具的美学形式。他向大家介绍了艺术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心理治疗的概况、心理治疗中的自然疗法和盆栽疗法的概况,解释了盆栽疗法的理论框架——注意力恢复理论和减压理论,并通过“盆栽清单”向听众介绍了盆栽疗法的步骤和每一步的意义。
伦敦大学学院的Semir Zeki教授在分享中用了黑色幻灯片来减少听者的视觉干扰,并向听众展示讲解了大脑在收到视觉、听觉以及组合刺激时的活跃区域和通路,并解释了在看到“好看”的画和“不好看”的画时大脑活动的区别,引起了听众和参会者的热烈讨论。分享结束后,他还回答了关于眶额部皮质中线部(mOFC)对于美的重要性,而丑则更多地与杏仁核(amygdala)有关。另外,Zeki教授表示,人类的视觉通路都是一样的,在审美的时候,不同文化的人采用的审美基本通路是一致的,但在具体分析时,不同文化的人采用的分析准则可能有差异,这也是造成审美差异的原因之一。Zeki教授在提问环节中表示,他认为人类生来可能就有一种审美“模式”,有研究表明五月龄的孩童已经可以对人脸表现出和成人基本一致的审美反应。
所有报告人与部分参会听众合影
在研讨会的最后,Zeki教授和Pöppel教授分别进行了总结发言。Zeki教授表示,在二三十年前,像审美这种抽象体验被具象化研究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而现在,神经审美学已经变成了最热门的跨学科研究主题之一。Pöppel教授解释道,其他领域的人可能会对神经审美学存在误解并感到焦虑,这其实是一个误解,神经审美学作为一个跨学科主题,其实可以促成更多更好的研究。
本次研讨会在Teams和小鹅通两个平台进行了同步直播,共吸引了300多位国内外的注册者,总观看量超5000人次,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