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心理所联合主办CNCC2024“微表情与微反应:情感计算的多维度解析”技术论坛

发布时间:2024-10-30 作者:微表情应用研究中心

10月24日,2024中国计算机大会(CNCC2024)“微表情与微反应:情感计算的多维度解析”技术论坛在线上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CSIG)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联合主办,CCF计算机视觉专委会、CSIG机器视觉专业委员会和CSIG情感计算与理解专业委员会联合承办,心理所副研究员王甦菁和李婧婷联合主持。论坛邀请了微表情分析领域知名学者专家作学术报告。 

合肥工业大学教授郭丹作了主题为“微动传情:以人为中心的行为理解与情绪解析”的报告,报告分析了以人为中心的微动作理解与情绪分析的特点与挑战,介绍了自发性微动作数据集构建、运动放大技术、多用户交互场景中的视线估计及个体情绪分析等研究,讨论了相关技术的挑战与未来趋势,为行为理解和情绪认知领域提供新思路。

浙江大学研究员李晓白作了主题为“远程心率测量算法及其在情感计算领域的应用”的报告。多模态融合是情感计算的重要方向之一,远程生理信号测量技术通过彩色视频提取脉搏波,实现心率和呼吸测量,简化了生理信号的获取。报告介绍了其研究团队在远程心率测量算法研究及其在多模态情感识别中的应用探索。

江西中医药大学教授申寻兵作了主题为“基于恐惧表情的欺骗检测”的报告。普通人在撒谎时常伴随恐惧情绪,恐惧表情可能成为欺骗检测的重要线索。通过分析游戏秀中玩家的恐惧表情、语调和眼部特征,最终研究结果支持这一假设,并为电信诈骗检测提供了实践参考。

天津大学教授王志勇作了主题为“基于变形场分析的面部表情分析方法”的报告,报告探讨了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技术(3D-DIC)在面部表情分析中的应用,通过高时空分辨率的变形场测量,获取了与FACS系统一致的结果和表情应变特征,并基于高精度测量结果提出了多项关键指标,为表情分类与识别提供了更准确且有价值的手段。

王甦菁作了主题为“高生态效度微表情数据及标注”的报告。使用面部肌电作为客观生理指标,深入探究微表情表达过程中的面部肌肉运动模式,以期更全面地揭示微表情的本质,指导微表情智能分析算法的性能提升。

在panel环节,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微表情及微反应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如何结合大模型开展研究等热点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此次论坛展示了微表情分析、微姿态分析、rPPG分析、基于心理学的谎言识别机制以及结合光谱力学的面部表情分析等前沿科学技术在微表情等微反应研究中的多模态和交叉应用,构建了跨领域的交流平台,以期激发更多创新思维,推动学术界在情感计算领域的研究进展,并促进其在智能人机交互、健康监测和安全防护等方面的应用发展。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