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心理所的论文获第四届全国可穿戴计算学术会议最佳论文奖
发布时间:2014-09-01
作者:认知与发展心理学研究室 傅小兰研究组
7月26日至28日,在四川崇州举办的第四届全国可穿戴计算学术会议暨首届中国(国际)智能可穿戴技术与产业论坛上,心理所认知与发展心理学研究室傅小兰研究组刘烨副研究员等的学术论文《五种基本情绪的心肺系统生理反应模式》在92篇大会论文中脱颖而出,入围三篇优秀论文提名,并最终获得大会唯一的最佳论文奖。
随着谷歌眼镜、苹果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计算产品相继面世,可穿戴计算在科技界和产业界引领新一轮的人机交互界面改革和科技革新热潮。此次学术会议和产业论坛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电子科技大学和中科院计算所承办,来自国内外的300多名专家、院士、企业家、投资人和科技创新团体齐聚崇州,共同探讨可穿戴计算学术和产业的发展趋势。与会专家指出,可穿戴计算是人类认知和情感交互能力增强的一种方式,而且将成为大数据最主要的来源。未来,可穿戴计算将对医学健康、工业生产、文化教育、娱乐、流行时尚等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革命性影响,在老年人身心健康、特殊疾病监测等领域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刘烨等的获奖论文从情绪心理学的角度,比较系统地考察了人们在悲伤、喜悦、惊奇、恐惧、愤怒5种基本情绪下的心肺系统生理反应,其研究发现为基于生理计算的情感识别提供了实验证据,也为通过采用可穿戴的终端采集人体生理数据,进而实现情感交互提供了生理心理学证据。心肺系统的生理指标可以采用成本比较低的胸带进行采集,是一组非常便于可穿戴终端采集的生理指标,有利于可穿戴终端在情感交互中的推广和应用。
第四届全国可穿戴计算学术会议现场
会议现场展示的可穿戴计算衣物
大会主席电子科技大学的陈东义教授和中科院计算所的刘军发研究员为获得最佳论文奖和优秀论文提名的作者颁奖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