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心理所和中国心理学会联合举办“早期发现心理危机学生的技术与方法”研讨班

发布时间:2016-12-20 作者:应用发展部 吴坎坎

  12月15至16日,由中国心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心理所”)联合主办,四川大学得觉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市心理学会协办,心理所全国心理援助联盟承办的“早期发现心理危机学生的技术与方法研讨班”在心理所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60多名高校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参加,研讨班由中国心理学会常务副秘书长梅建主持。 

  首先,心理所所长、中国心理学会秘书长傅小兰研究员欢迎大家参加此次培训,也感恩大家参与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这项事业,并表示早期识别心理危机对于危机的预防和后续干预都非常必要,很高兴国内同行取得一系列进展,希望大家此次收获满满。随后,四川大学格桑泽仁教授和王英梅副教授从“得觉自我”理论出发,通过生动的演示、互动和演练向大家分享了“听声识人”——“通过声音交流及早评估和发现需要心理干预的学生”的技术与方法;心理所朱廷劭研究员及其团队分别从“计算机认知行为疗法系统”、“社会媒体数据用于自杀风险识别和干预”、“可穿戴及体感设备的心理健康识别”、“网络舆情事件的检测和趋势预测”和“基于行为大数据的心理特征识别”五个方向与大家分享了新技术、新方法在心理危机早期识别中的应用;天津大学詹启生教授从班级心理委员体系的建设与具体实施层面向大家分享了班级心理委员在心理危机早期识别与班级心理健康促进方面如何发挥作用的经验。参会教师普遍反映此次培训信息量大、心理危机识别技术的干货多,也非常期待继续接受后续的相关培训。 

  此次研讨班是我国心理危机早期识别领域成果的集中展示和培训。其中绝大多数理论、方法与技术都是我国学者和科研人员智慧的结晶,希望这些成果能够帮助更多心理学工作者在今后的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及早发现需要心理危机干预的学生,提前预防危机事件,帮助和挽救更多的年轻生命。 


傅小兰所长致辞


格桑泽仁教授和王英梅副教授分享“听声识人”的理论与技术


朱廷劭研究员分享大数据对心理特征的识别


詹启生教授分享心理委员在心理危机识别中的经验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