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傅小兰,女,汉族,1963年7月生,19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学系主任,中国心理学会候任理事长。她全身心投入工作,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科技战线上的共产党员先进性的精神内涵,赢得了同行的尊重和广大党员群众的认可和拥护。由于贡献突出, 2009年荣获第三届“中国科学院十大杰出妇女”提名奖;2006年荣获中央国家机关“时代新女性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评选一等奖;2010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2年当选中共十八大代表,并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和“全国妇女创先争优先进个人”、“全国教科文卫体系统先进女职工工作者”荣誉称号, 2017年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的科学,在国家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伴随中国经济的崛起,心理需求正在受到广泛关注,心理学已迎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作为我国唯一的综合性心理学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承担着引领中国心理学发展的历史使命。傅小兰胸怀祖国、志存高远,团结带领心理所和心理学人砥砺前行,为中国心理学的发展不懈努力。
潜心科研 严谨治学
傅小兰是心理所培养的第一位女博士,她的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主席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自那时起,为追求科学真理而奋斗终身成为她坚如磐石的信念。她数十年如一日,严谨缜密,精益求精,创造性地完成一个又一个科研攻关任务。
她采用经典的认知实验手段,研究和阐明了人类在复杂信息环境下理解问题(问题表征)的机制,以及信息呈现方式(多模态的、意识的与无意识的)影响人类思维与学习效果的规律,探索了在计算机协同条件下实现高效协同和学习的新模式;在研究方法上突破了以往主要借助于口语报告法来理解启发式获得的局限性,进一步揭示了人类启发式获得系统的特征及运作机理,为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的实现提供了心理学支持。此外,她从信息加工角度首次研究了面孔认知图像不变性表征获得过程中姿态和表情信息的整合过程,发现了姿态和表情在整合迁移中的不对称作用,揭示了人类面孔匹配中基于图像相似性的特点,为面孔自动识别系统的实现提供了心理学依据,极大地促进了心理学与计算机科学的结合与交叉,在人工智能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
她在从事科学研究的同时,为国家培养了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指导35人获得博士学位,7人获得硕士学位,其中已有多人成长为教授、副教授。无论科学研究还是日常生活,她都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把学生当作朋友,和学生一起探讨学问、分享科学研究以及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她教导学生不仅要在学术上有所建树,更要以正直、诚实、善良、守信的标准来做人,并身体力行、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榜样。她带领的团队充满平等自由、学术思想活跃的氛围。
2008年,傅小兰(右)去汶川地震灾区参加科技救灾工作
图为与河南心理援助救助团长珍妮商谈援助工作
励精求治 引领发展
傅小兰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而且身兼心理所领导、中国心理学会领导等重要职务。引领心理所和中国心理学的发展,是她孜孜不倦的追求。在她的无私奉献和不懈努力下,中国心理学进入飞速发展时期。
作为心理所所长,她时刻牢记中国科学院党组的重托,团结党政领导班子,大胆改革、创新跨越,努力发挥科技国家队作用,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开展工作,扎实推进研究所发展。2015年,在“十二五”任务验收中,心理所的多个研究领域被评价为“国内领先”,一项重大突破入选全院优秀突破。同年,心理所首批入选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研究所分类改革特色研究所序列。2017年,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学系获批成立,她担任系主任。这是心理所推动科教融合的重要举措,她为心理学系提出的建设目标是建成世界一流的心理学科。
作为中国心理学会秘书长和候任理事长,她团结全国心理学同行,共同推动心理学发展。2012年领衔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同行评议专家库建设,2014年推动实现心理学作为一级学科代码进行项目申请和评审,2015年主持完成基金委“十三五”心理学科发展战略及优先支持领域调研报告。她不遗余力推人才,全力支持中国心理学者在国际舞台上发挥影响力,在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国际应用心理学协会等国际最主要的心理学机构,都有中国心理学者担任重要职位,在国际心理学界拥有重要话语权。
2008年6月1日,傅小兰(左四)与同事们克服艰辛建立四川省抗震救灾”安置安心“心理援助北川工作站
科技报国 服务社会
傅小兰非常重视科学家应肩负的社会责任,在推动心理学服务国家和社会的工作中做出了杰出贡献。
她是我国心理援助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引领者。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她带领心理援助行动工作队成员,第一时间深入重灾区调研灾情、评估需求,于2008年6月1日建立了四川省抗震救灾“安置安心”心理援助绵竹工作站(心理所在汶川的第一个心理援助工作站)和绵阳北川工作站,为心理所随后持续、系统、深入地开展心理援助工作奠定了基础。2015年4月10日,她牵头组建了“全国心理援助联盟”,引领我国
心理援助工作的规范化,促使这项工作更加科学、有序、有效和可持续地开展。
她是我国心理健康服务成为国策、开始规范化发展的主要推动者。她在心理所部署服务国家需求的智库研究,2016年,她组织心理所的科研人员直接参与撰写22个部委联合出台的《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这是我国第一个心理健康服务的政府指导意见,标志着心理健康服务开始规范化发展。2017年9月11日,她主持召开“中国心理咨询师协会”筹备工作会议,正式启动心理咨询师行业管理规范化工作。
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傅小兰同志始终自觉加强党性修养、遵守党纪国法、正确行使权力、密切联系群众。在研究所重大事项决策上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党务政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不回避不拖延,积极回应、直面大家关心关注的问题。她带领的领导班子于2015年获评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优秀领导集体。
“十九大报告提到,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这让我们这些心理学工作者热血沸腾,备受鼓舞。”傅小兰是十九大代表中为数不多的心理学家,她说,“ 国家的发展,本质上是人的发展。人的发展,离不开心理的健康发展。只有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利用心理学研究成果,预测、引导和改善个体、群体、社会的情感和行为,才能提高国民心理素质,促进国民心理健康,提升国家凝聚力。唯有心安,才有民安,才有国安。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作为我国心理学研究和社会心理服务的国家队,一定勇于承担国家责任,不辱使命,在新时期我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