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单位地址 ARP系统 English 中国科学院
Resources

科研进展类
您的位置:首页 > 推送院网稿件 > 科研进展类
字体大小: 打印 关闭
“汶川地震灾区心理援助应急研究”取得新进展
作者: “受灾人群的心理反应分析及干预方案”子课题组 ║ 日期: 2009/12/11 

  继“心理台风眼”现象的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PLoS ONE杂志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李纾研究员主持的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汶川地震灾区心理援助应急研究”(KKCX1-YW-05)——“受灾人群的心理反应分析及干预方案”子课题又取得了新的研究进展,另有3篇论文相继被SSCI期刊接受,其中1篇已在线发表于《Applied Cognitive Psychology》期刊。
  已发表的这篇文章(Li, J-Z., Li, S., Wang, W-Z., Rao, L-L, & Liu, H. (2009) Are people always more risk averse after disasters? Surveys after a heavy snow-hit and a major earthquake in China in 2008. Applied Cognitive Psychology. DOI: 10.1002/acp.1648),探讨了灾难事件对人们日常行为决策的影响,发现灾后人们更倾向于高估小概率(overweight low probabilities)。
  此前,意大利心理学家Sacco等人(2003)基于“9.11”灾难事件的研究曾提出,灾后人们会更加倾向于风险规避(risk averse),即在面对风险时人们会变得更加保守。然而,李纾、王文忠研究员和博士生李金珍等人在2008年郴州雪灾和5.12汶川地震后所搜集到的数据表明,在面临“损失”时,人们的确更加风险规避,而在面临“获得”时,却更加风险寻求。这一研究结果并不支持Sacco等人(2003)的结论。灾难后的风险态度不能简单描述为更加风险寻求或更加风险规避。更合理的应该是,灾难后人们会表现出更加高估小概率这一稳定倾向。同时,根据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Kahneman和美国行为科学家Tversky (1979)的观点,高估小概率可以用来解释人们购买彩票和保险的行为。研究发现,地震后人们对于彩票和保险的购买意愿的确都增强了。进一步分析发现,Sacco等人(2003)所用题目中的变量参数(gamble parameter)与Kahneman和Tversky (1979)所用的参数虽然在“货币价值”(economically)上相等,但在“数值”(numerically)上却并不相等。而数值的大小变化本身就会引起人们在风险态度上的变化。根据李纾(Li,1998)总结的风险态度“四折”模型(a four-fold pattern of risk attitudes)——对于小的确定物(Sure Thing,ST)而言,人们在面临“获得”时倾向于风险寻求,而面临“损失”时倾向于风险规避;但对于大的ST, 人们则表现出面临“获得”时倾向于风险规避,而面临“损失”时倾向于风险寻求——可以看出,Sacco 等人(2003)与Kahneman 和Tversky(1979)研究中风险态度的差异很可能是由于ST的变化所造成的,而不能简单归因于“9.11”这一灾难事件的影响。
  此外,已被接受的另两篇文章中,李纾研究员和博士生李金珍等人还发现,灾难事件后人们的时间折扣(time discounting)率更高,即灾后人们更倾向于要现在的获得,而更倾向于承受以后的损失;灾难事件后人们在同伴比较(peer-comparison)问题上的过分自信(overconfidence)水平降低,灾难事件似乎使人变得更理性。目前这两个研究已分别被Risk Analysis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期刊接受。
  李纾研究员等人的这一系列研究澄清了受灾人群的心理反应和风险态度变化趋势,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灾后人们的心理与行为,并为灾后决策和干预提供心理科学的理论依据。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备案编号为:京ICP备10049795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18号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林萃路16号院 邮编:100101
电话:(86-10)64879520 Email:webmaster@psych.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