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援助会议

心理所举办中国首届心理健康与和谐社会论坛

发布时间:2011-09-01 作者:应用发展部 吴坎坎 朱菲菲

  8月5日上午9时,中科院心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心理所)在上海增爱基金会、世界宣明会的支持下,会同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中国残联直属机关团委、青年联合会联合举办“中国首届心理健康与和谐社会论坛”。大会开幕式由心理所党委书记李安林主持。

  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政策研究部主任祝明、上海增爱基金会理事长胡锦星、世界宣明会中国办事处总干事王超、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局副局长段子渊、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副主席张侃、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杨玉芳、心理所副所长张建新等出席开幕式并发表讲话。人民日报、人民网、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中国新闻社、求是《小康》杂志、科技日报、科学时报等多家媒体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首先播放了心理所在汶川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甘肃舟曲泥石流和云南盈江地震后所做的心理援助工作的纪录片。

  大会主席张侃研究员在致辞中说,自从5?12汶川大地震以来,经过长期的努力,心理所在四川、玉树、舟曲、盈江等地已经持续的展开了长达三年多的心理援助,解决了一些问题,同时也发现了很多的问题,在这个背景下以主题为“灾害创伤与心理援助”论坛的形式对工作进行总结,展望未来是非常有意义的。这个部分已经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的关心和重视,相信有党和政府对心理援助工作的高度重视,有各国政府和领导的大力支持,有来自海内外特别是国内各个方面专家在这次会议上的贡献,有来自社会各界的支持、赞助和心理学工作者的积极参与,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灾后心理援助这场硬仗一定能够最终取得全面胜利。

  会上来自四川、玉树、舟曲和盈江灾区十位参会代表分别向心理所赠送了锦旗,以表示抗震和抗洪救灾以来心理所对当地群众和机构在心理援助上的专业支持,与此同时,心理所也向一直以来    支持灾后心理援助工作的上海增爱基金会和世界宣明会赠送了合作纪念杯表示感谢。

  随后心理所、上海增爱基金会和世界宣明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将在荣获第六届“中华慈善奖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这项荣誉的基础上百尺竿头,再上一步,完善灾后心理援助和物质救援的联动机制,灾难发生后随时准备奔赴各个灾区参与心理援助工作。

  上海增爱基金会理事长胡锦星在致辞中指出,“关注心理健康 促进心理和谐”第一次受到如此高度重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当今社会环境下加强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日益显现,上海增爱基金会作为一家非公募基金会致力于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我们的业务范围之一就是充分利用基金会的资源为社会公众提供有关心理咨询干预的善举服务,传播个性完善、人格健全、精神健康的理念。

  世界宣明会中国办事处总干事王超指出,此次论坛是一个非常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论坛,世界宣明会作为一个国际性的救援与发展机构,也非常愿意同中科院心理所一起在心理健康和和谐社会这样一个背景下开展一个系统的、有效的进入社区和社区高度参与的介入,希望能够帮助到社区,并且中科院心理所在长期和持续的介入和介入的方法和效果的可持续性上都做得非常的优秀,也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中国心理学会杨玉芳理事长指出,三年前的512汶川大地震给当地群众造成了巨大灾难,全国人民在党中央和各国政府部门的领导下共赴国难取得了抗震救灾的伟大胜利。心理学家和志愿者展开了大规模的心理援助,也作出了值得载入史册的业绩,在我国的历史上是第一次。汶川的心理援助是一次普及,救援的宝贵经验和问题给心理学的研究注入了新资源,为我们学科的发展,特别是心理治疗等领域作出了贡献,心理学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应该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发挥作用,不仅在灾难面前需要心理学,社会建设和心理发展需要心理学,这是心理学发展的巨大动力。

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生命技术局段子渊副局长指出,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盈江地震等灾害发生后积极响应中科院党组的指示,为受灾群众和中小学做了大量的工作,帮助灾后群众恢复信心,体现了党组提出的“创新为民,科技救灾”的理念,探索出了一条灾后心理救援的新型道路,推动灾后心理援助纳入国家的体系,为恢复心理健康重建人民的心灵家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中科院生命科学与生命技术局一直高度重视灾后重建和救援工作,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承担的灾后重建援助项目,是我们生物局在第一时间积极部署的项目之一,生物局将一如既往的支持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持续开展灾后心理援助行动和心理行为研究,深入探索技术和发展,为形成灾后心理援助体系和构建灾害学科研究体系付出努力。

  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政策研究部祝明主任在致辞中指出,民政部门主要从事自然灾害的救助工作,灾后心理援助这一块是民政部非常关注的工作,在防灾减灾领域缺乏心理援助是不完整的救灾这一点已经成为了共识。民政部救灾和减灾中心也正在联合国家的一些部委研究起草灾后心理援助机制的指导意见,如提出开展各级政府和灾后心理影响评估和心理干预的培训,明确将灾后社会心理影响和评估纳入统一的应急评估体系,建立和启动灾后中长期机制,不断完善灾后心理援助人才队伍建设等,全面支持灾后心理援助工作的开展。

  本次论坛甄选出全国各省市的心理学研究或服务机构中的优秀代表参会,让他们分享经验并接受专业培训,以提升机构品质,促进个人成长,加强后期合作,力争培养并打造出一支“社会责任感强、心理学基础扎实、临床工作能力过硬”的心理援助队伍。本论坛同时也致力于全面推动全国心理援助体系的建设,以保障灾后心理援助工作的及时性、系统性、规范性和专业性,从而实现灾害发生后第一时间启动当地的心理援助力量,开展及时、有序、持久和科学的灾后心理援助,切实贯彻落实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灾后心理重建工作的指示,帮助灾区群众走出灾难的心理阴影,全面推动灾后家园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8月5日上午11时至8月6日上午,来自全国各地,包括香港、台湾,以及澳大利亚、加拿大的国内外二十多位专家分别介绍了国际国内心理援助服务模式、干预技术和学术进展,并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灾后心理援助的思路、方向和方法,为参会的代表拓宽了视野,加深了灾后心理援助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6日下午至7日上午,各与会专家与来自全国各地一直参与灾后心理援助工作的心理学机构代表分别在“高危干预与援助模式”小组和“社会工作”小组的分会场一起畅所欲言,广开思路,就发挥地方力量、应对灾后应激、实施灾后心理援助、开展广泛合作、建立联动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达成了诸多共识。充分感受到了每位学员在这次论坛过程中的认真、努力和收获。

  7日上午,来自海外、港台、内地的二十多位专家和232名全国各地的参会代表参加了此次论坛的闭幕式,心理所所长助理刘正奎副研究员首先对这次大会进行总结和反馈,台湾吴凤科技大学教授纪洁芳也向大会致辞并捐赠了图书和光碟。

  此外,让大家更意外的是今天正好是来自北川的志愿者杨建芬的生日,纪洁芳教授主持在座的同是8月份生日的各位代表走上台共同庆祝生日,并由所长助理刘正奎送上生日礼物,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且不约而同的唱起了生日快乐歌,为他们送上了最真挚的祝福。激动、感动、高兴,在此时所有的情感在歌声中充满了全场人员的心头。大家和自己身边的人紧紧拥抱沉浸在彼此的情感中,这充满温情的气氛感动着每个人触动着每颗善良的心。

  下午,心理所还组织大家在中国科学院奥运村科技园区进行参观,为本届论坛画上了完满的句号,同时也标志着中国心理健康与和谐社会论坛步入正轨。


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政策研究部主任祝明致辞


上海增爱基金会理事长胡锦星致辞


世界宣明会中国办事处总干事王超致辞


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局副局长段子渊致辞


大会主席张侃研究员致辞


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杨玉芳研究员致辞


心理所党委书记李安林主持会议


心理所副所长张建新研究员作大会主题报告


来自四大灾区的代表给心理所送来锦旗或纪念碑


心理所、上海增爱基金会和世界宣明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台湾生命教育专家纪洁芳作报告


澳大利亚叙事治疗专家David Newman和Carolyn Markey作报告


参会代表提问


心理所所长助理刘正奎副研究员向北川的志愿者杨建芬赠送生日礼物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