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灾后心理援助

播洒阳光,凝聚力量,持续推进灾后心理援助

发布时间:2011-05-12 作者:心理健康服务中心 史占彪

——记汶川震后三周年灾后心理援助模式学术研讨会

  5月7至8日,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心理所)、共青团四川省委、诺基亚(中国)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主办,心理所北川心理援助工作站、金色阳光工程心理咨询中心北川站承办,江苏远东慈善基金会、北川县心理卫生服务中心、西南科技大学心理系、绵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等机构协办,以“播洒阳光,凝聚力量,持续推进灾后心理援助”为主题的“汶川震后三周年灾后心理援助模式学术研讨会”在位于北川新县城的新北川宾馆隆重召开!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心理所原所长杨玉芳研究员,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培训交流中心主任、环球慈善杂志社社长刁海峰,心理所副所长、亚洲社会心理学会候任理事长张建新,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副巡视员向阳,共青团绵阳市委书记黄骏,以及来自香港、澳门、台湾的30名专家学者以及社会各界代表共60余人出席5月7日的会议开幕式。

  开幕式由心理所所长助理刘正奎博士主持,黄骏书记致欢迎辞,各位到场领导分别讲话。他们一致表示,汶川大地震三年以来,心理援助工作者们为缓解灾区人民的心灵伤痛,提升灾区人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灾区社会和谐,在这片土地上做了很多努力,付出了很多艰辛,在灾后心理援助这项工作当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三周年之际,需要认真总结经验,探讨模式,以促进四川灾区心理援助工作的持续推进,并需要以此为契机,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全面推动包括舟曲泥石流,玉树大地震,盈江地震等灾后心理援助工作,为国家减灾救灾工作注入更多的人文关怀元素,促进人们的心理重建和精神家园重建。

  会上,心理所北川心理援助工作站站长史占彪博士以“北川心理援助三年总结与反思”为题作了专题报告,报告中首次提出灾后心理援助的“心理-社会-文化模式”。5.12地震之后,心理所成立专门抗震救灾队伍,开展系统心理援助工作,取得显著成果。三年以来,心理所共投入人力1800多人次,募集社会资金2000多万,在四川建立7个心理援助工作站。据不完全统计,三年来,共有1700余名心理援助志愿者参与到“‘我要爱’灾后心理援助行动”项目中,发放图书宣传册15万份,通过手机移动平台,服务群众200万人,直接服务灾区群众8万余人。北川站作为其中独具特色的心理援助站,持续、系统、专业地坚持在灾区一线开展灾后心理援助工作,针对教育系统、社区系统、机关干部系统、孤残弱势群体,进行系统心理援助和心理能力培训,举办各种特色活动,开展“温暖妈妈”工程、“丝网希望花”项目,开办“心灵茶社”等,并召开多次培训班,帮助众多灾区人民走出心理阴影,推动他们重新寻找生命的意义,在灾后心理、社会、文化的心理援助上做了有益的探索。

  下午,来自台湾的心理援助及生命教育专家纪洁芳教授、黄龙杰教授,香港大学的陈丽云教授,以及心理所北川工作站站长史占彪博士、副站长傅春胜一起与北川近50名丧子母亲分别进行了2小时的心灵交流座谈会,现场为他们缓解心灵伤痛,疏导哀伤情绪,为即将到来的母亲节献上了一份真情动人,感人至深的珍贵礼物。

  在第二天的会议上,来自香港、澳门、台湾和北京、南京、四川等两岸四地的华人专家,以《一线两网三级灾后心理援助模式》、《灾后生命教育的总结与反思》、《丧子母亲的哀伤辅导》、《开放式叙事疗法的应用》、《五理、三心、二群心理服务框架》等主题做了专题发言,并和与会其他专家就高危人群心理援助、社区心理援助、教育领域心理援助三大类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发表共计15余篇专业学术报告。

  8日下午5时20分,本次研讨会顺利闭幕,专家们纷纷表示,将基于研讨成果,达成灾后心理援助共识,形成华人心理援助专家联动机制,积极融入灾后心理援助工作,努力探讨和完善探讨一套适合本土文化、符合中国国情的灾后心理援助模式,推动灾后心理援助工作持续、系统、专业、有序地发展。

  心理所副所长张建新代表主办方致闭幕词,他提出,中国心理学界及华人心理学家应该共同努力,在国家硬件设施重建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还要以扎实有效地灾后心理援助工作,在灾后心理重建、精神家园重建方面赢得世界同行的尊重。他对一直关心支持内地灾后心理援助工作的港澳台专家表示衷心感谢,对社会各界给予的支持表示感谢,对以在场北川心理援助志愿者为代表的数千名心理援助工作者表示诚挚的感谢和衷心的问候!


开幕式主席台


张建新发言


史占彪作主题发言


与会专家合影


两岸四地与会代表合影留念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