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心理所发现人脑怎样依靠由安慰剂的信念效应来调节不良情绪

发布时间:2010-12-28 作者:罗劲课题组 张文彩

  2009年4月,英国《泰晤士报》刊文介绍了专门致力于探讨当代科学之谜的学者Michael Brooks开列出的人类所面临的13个最令人着迷的难题,安慰剂效应被排在其中的第12位。

  安慰剂效应是指因治疗的象征性意义而不是特定的药理学疗效而引起的患者病情的改善或变化。比如,患者在接受医院穿白大褂的专业医生诊治和一系列相应医学检查的情况下,即使实际上按医嘱服用的所谓“药物”仅是淀粉或糖制成的药片,其病情也很有可能表现出某种程度的好转。

  安慰剂效应在各类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特别在心理疾患的治疗中,安慰剂效应的作用更是不可忽视,例如,有调查分析显示:抗抑郁药物作为目前对抑郁症的常规治疗手段,其疗效在较大程度上与安慰剂效应有关,尤其当抑郁症状属于轻度或中度的时候,情况就更是如此。那么,人脑是怎样依靠安慰剂所产生的信念效应来实现对其心态和情绪的调节呢?

  最近,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罗劲课题组的一项脑成像研究显示:人们之所以能够依靠安慰剂所产生的信念效应来应对和调节不良情绪,可能与脑内的“膝下扣带回”(subgenual cingulate gyrus,BA25)这一区域的功能有关。这项研究的主要完成者张文彩博士在此前的研究中就已经发现,一旦人们形成了对于特定治疗方法的安慰剂信念,则这种信念可能从生理性疼痛范畴成功地转移到情绪范畴,发生所谓的安慰剂效应的“迁移现象”。

  研究人员在实验中首先让参与实验的大学生被试成功地建立起对于一种磁疗装置(这种装置实际上是假的)能有效缓解生理性疼痛的信念,然后,测试这种装置是否有助于缓解人们在观看令人极不愉快的图片(比如可怕的双头蛇的图片)时的不良情绪反应。结果发现,这种安慰剂装置的使用确实能有效缓解人们在观看不愉快图片时的不良情绪反应。在此基础上,张文彩博士利用脑功能成像技术(fMRI)记录和分析了人脑在安慰剂效应发生“迁移”时的脑功能变化。结果发现:这种“迁移性的”安慰剂效应可以明显地调节和降低人们在观看不愉快图片时的脑内杏仁核的激活水平,而杏仁核是参与焦虑等不良情绪唤起的关键神经结构之一,在安慰剂条件下这个区域兴奋的减弱说明了“迁移性”安慰剂效应不但有效改善了人们的主诉情绪体验,而且也同时明显改善了他们脑内的情绪性反应。

  研究还发现:当人们所深信的治疗装置被开启时,他们脑内的膝下扣带回表现出明显的激活增强,而且这种增强是无差别性的,即无论是当人们看到了令人不快的负性图片还是看到了无情绪色彩的中性图片(比如普通家具的照片),只要人们意识到治疗装置处于开启状态,这个区域就会表现出激活,提示这个区域的功能可能与不良情绪的发生根本无关,而可能与人们相信自己在治疗装置的帮助下能有效地应付不良情绪的普遍的信心状态有关。

  有趣的是,在临床上存在一种难治性抑郁症(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对于这种病的患者,无论是采用综合性药物治疗,还是心理治疗,甚至是电休克治疗均不能奏效。而近期的脑成像研究证实: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脑正是在“膝下扣带回”(BA25)这个部位的功能发生了明显的异常;并且,如果采用深部脑内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 DBS)技术对这个区域周边的脑白质进行刺激的话,则难治性抑郁症就可得到有效的缓解。对经验的消极认知甚至无助和绝望是抑郁症的基本心理特征之一,而这个特征在难治性抑郁症患者身上可能更加突出以至于他们很难产生对治疗的信靠和安慰剂效应并最终造成各种治疗都不能产生效果。

  发现膝下扣带回参与“迁移性”安慰剂效应的产生,并结合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在这个区域存在功能异常的事实,可能提示了包括心理疾患在内的各种症状的治疗中人们的信念以及安慰剂效应赖以产生和维持的认知神经科学机理。(相关论文:WC Zhang, SZ Qin, JY Guo, J Luo*. A follow-up fMRI study of a transferable placebo anxiolytic effect. Psychophysiology, in press)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