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所合作研究发现社会经济文化变迁使中国人趋向自恋
自恋(Narcissism)一词源于古希腊的一个神话。一个名叫Narcissus的希腊美少年,因为爱上了自己在水中的倒影,却又不能如愿,以致每天茶饭不思,憔悴而死,最终变成了一株名叫Narcissus的花,即我们今天所知道的水仙花。后来人们便用Narcissism一词代表极度的自我陶醉,或自恋。
中国人自古素以“谦虚”著称,“奉身须节约,接物要谦虚”,似乎并不具备自恋传统。然而,近年来跨文化心理学时有研究发现,今天的中国人已经不再谦虚,甚至比西方人更自恋(Chen, 2009;Kwan, Kuang, &Hui, 2009)。人们不禁要问:是什么使得中国开始自恋?什么样的中国人是自恋的?
中科院心理所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蔡华俭研究员和合作者运用现代网络科技,对中国人的自恋水平进行了大规模的网络调查。为更好地揭示中国人的自恋现状及其背后推力,蔡华俭研究员设计了两项调查:调查一意图采集被试自恋水平、家庭规模、社会经济地位等重要信息,调查二则重点关注个体自恋水平(测量工具: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Inventory,Raskin&Terry, 1988)、个人主义价值观(测量工具:Vertical Individualism, Triandis& Gelfand,1998)。两次调查先后进行,自2008年3月至2009年9月,共持续了18个月,调查一最终采集到10655份有效数据,调查二采集到15522份有效数据。本次收集的数据样本年龄、地域、社会经济层级分布广泛,涵盖了全国各个地区、各社会经济层次,从11岁的孩童到71岁的老人都在本项研究的调查范围当中。结果发现:在中国,年轻的比年老的更自恋,生活在城市的比生活在农村的更自恋,有钱的比没钱的更自恋,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更自恋,持个人主义价值观的比持非个人主义价值观的更自恋;总起来,最为自恋是这样一些人:独生、年轻、富有、生活在都市、个人主义。根据横断面研究历史重构逻辑,作者们推测,中国近三十年来发生的社会、经济、文化巨变可能是导致中国人趋于自恋的幕后推手:财富的增加、城市化的加速、独生子女的增多、个人主义价值的盛行都可能推高个体的自恋水平。
鉴于自恋的人通常具有许多不好的特点,比如自负、虚荣、脆弱、自我中心、自私自利、不关心他人、攻击性强等,这些特点和当下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显然是不相一致的。期望该研究的发表能引起社会有关方面对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日益自恋的倾向的关注。
该研究受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基金(KSCX2-EW-J-8)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070919)资助,已于2011年11月14日在线发表于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上。
Cai, H., Kwan, V. S. Y., & Sedikides, C. (2011). A Sociocultural Approach to Narcissism: The Case of Modern China. 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DOI: 10.1002/per.852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per.852/abstract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