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心理所研究发现高功能孤独症儿童的合作行为及道德判断能力与正常儿童的异同

发布时间:2014-04-11 作者: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 朱莉琪研究组

  孤独症是一种神经发育的谱系障碍,典型的临床特征主要包括社会功能缺陷、交流和语言缺陷、限制性和刻板的行为和兴趣。虽然孤独症个体具有这三个方面的缺陷,但是社会功能缺陷被认为是最基础的表现。大量的研究发现孤独症个体在心理理论和移情上存在障碍。而判断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对错的道德判断能力与心理理论能力密切相关,且移情也在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作为社会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道德判断能力在孤独症儿童群体中的研究还比较少。另一方面,儿童的抽象道德推理能力与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亲社会行为存在紧密的联系。那么,智商正常的高功能孤独症儿童这一特殊群体能否对他人的道德品质做出正确的判断呢?当他们面对不同道德品质的搭档时是否会表现出不同的道德行为(如合作行为)呢? 

  心理所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朱莉琪研究组采用道德故事和经典的囚徒困境博弈任务分别考察了高功能孤独症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和合作行为以及二者间的关系。 

  该研究招募了38名6-12岁的高功能孤独症儿童,同时招募与完成囚徒困境的31名孤独症儿童相匹配的31名正常儿童参加实验。两组儿童的智力不存在显著差异。儿童先对故事中主人公的道德品质(“好孩子”VS“坏孩子”)进行判断,在正确判断主人公的道德品质后与相应的主人公搭档玩10轮的囚徒困境博弈。结果发现虽然高功能孤独症儿童能够正确地判断他人的道德品质,甚至他们比正常儿童对“坏行为”的界定有更严苛的标准,但是在面对不同道德品质的搭档时他们表现出相似的合作行为,而作为对照组的正常儿童在与“好孩子”搭档时表现出更多的合作行为。这说明高功能孤独症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并不比正常儿童差,但他们后续的合作行为却不像正常儿童那样会受到搭档的道德品质的影响。这项研究为探讨高功能孤独症儿童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实证证据,并为临床上了解孤独症的道德判断特征和进一步促进他们的亲社会行为提供了参考。 

  该研究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00859和30970911)、心理所科研启动经费(Y2CQ022005)、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KJZD-EW-L04)和973项目子课题(2010CB8339004)的资助。研究结果已在线发表于Scientific Reports (Nature Publishing Online Journal) 

论文信息:Li J, Zhu L Q, &Gummerum M. (2014).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ral judgment and cooperation in
              children with high-functioning autism. Scientific Reports, 4: 4314. doi: 10.1038/srep04314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