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心理所研究发现疼痛共情对自身疼痛感知和非疼痛感知有不同的启动效应
发布时间:2021-12-08
作者: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 胡理研究组
共情在社会互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使人们能够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要。经典的共情的共享表征模型(shared-representation model of empathy)提出:观察者通过调用与被观察者相同的神经表征(neural representations)来实现对他人的共情。围绕这一理论模型,前人研究发现,在主观感受上,当看到他人遭受疼痛,人们对自身受到的伤害性刺激的疼痛感受增强;在脑活动上,对他人的疼痛共情时激活的脑区和自身感受到疼痛时激活的脑区有重叠,如脑岛、扣带皮层和躯体感觉皮层。这些研究发现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共情的共享表征模型,但疼痛共情是否涉及特异于“疼痛”的神经表征仍然存在争议。
为回答这一问题,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胡理研究组采用启动范式和脑电技术,对比了疼痛共情对自身疼痛、听觉和触觉感知的影响,并在不同的实验范式和样本群体中进行验证。如果疼痛共情涉及特异于“疼痛”的神经表征,疼痛共情对自身疼痛感知和非疼痛感知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果疼痛共情不涉及特异于“疼痛”的神经表征,疼痛共情对自身疼痛感知和非疼痛感知会产生相似的影响。
图1.启动范式,包括观看疼痛图片(疼痛共情阶段)和接受感觉刺激(自身感知阶段)
研究结果显示,在行为水平上,相比观看非疼图片,观看疼痛图片后,被试对自身受到的感觉刺激的强度、不愉悦度和唤醒度的评分提高。该结果表明,疼痛共情对自身疼痛、听觉和触觉的主观感知均有增强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被试对他人疼痛的关心程度评分(concern ratings)预测了其对自身受到的伤害性刺激的不愉悦度评分,而被试对他人疼痛的注意吸引程度评分(attention ratings)预测了其对自身受到的听觉或触觉刺激的不愉悦度评分。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疼痛共情对自身疼痛感知和非疼痛感知的启动作用涉及不同的心理机制。在脑电生理响应水平上,相比于观看非疼图片,观看疼痛图片后,伤害性刺激诱发了更大幅度的N2成分;而疼痛共情对听觉和触觉刺激诱发的ERP响应无显著影响。该结果同样表明疼痛共情对自身疼痛感知和非疼痛感知具有不同的启动作用。
图2. 疼痛共情对自身疼痛、听觉和触觉主观评分和脑电响应的影响
综上,疼痛共情对自身疼痛感知和非疼痛感知具有不同的影响,研究结果支持疼痛共情涉及特异于“疼痛”这一感觉模态的神经表征,进而促进了研究者对共情的共享表征模型的理解。
该研究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31822025, 32071061, 32171077)资助。
研究成果已在线发表于《纽约科学院年鉴》(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论文信息:
Ren, Q., Yang, Y., Wo, Y., Lu, X., & Hu, L. (2021). Different priming effects of empathy on neural processing associated with firsthand pain and nonpain perception. 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http://doi.org/10.1111/nyas.14723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