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所研究发现高密度协调的音乐活动可促进儿童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是旨在造福他人的自愿行为,包括分享、帮助和关怀等。亲社会行为可能有各种动机因素,包括关心他人、对赞美或奖励的期望、符合社会规范、公平感等。一些亲社会行为不会产生太大的成本(举手之劳),而另一些行为则需要一个人的时间、努力、资源等(如照顾病人、捐款)。亲社会行为有利于儿童积极的社会性发展(Caprara et al., 2014; Van der Graaff et al., 2012)。
一种已知的促进亲社会性的社会活动形式是音乐互动。大量已有研究显示,音乐活动有促进社会关系的作用。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共同演唱、拍手、演奏、舞蹈都可以提升亲密感和信任度,并增加帮助、合作、配合等亲社会行为的发生频率。然而,音乐活动如何促进亲社会效应背后的机制仍存在争议。
针对这一问题,中国科学院行为重点实验室朱莉琪研究组提出,节奏活动中环环相扣的紧密协调行为很可能在奏乐活动促进社会性的机制中起到重要作用。虽然生活中的音乐活动形式多种多样,但有亲社会作用的活动大多需要参与者全程高密度、高强度地互相协调,如齐声唱歌、同步拍手等。这种通过密切的人际协调达到共同目标的体验,很可能使参与者产生强烈的一体感和相互依赖感,进而提升参与者的亲社会性。事实上,近期一些针对学龄前儿童的研究发现,在合作任务解决和互动电脑游戏中,高密度协调比离散性的协调更能产生积极的社会作用,如提升社会性观点采择和亲社会行为。
然而,协调行为在音乐活动中起到的作用尚不清晰。如果音乐的亲社会作用源于其它一些音乐本身的属性,则意味着可能任何形式的互动类音乐活动(比如一起听歌、一起跳舞等)都可以产生积极社会作用。但如果高密度的协调扮演了关键性角色,则协调强度可能会对音乐活动的亲社会作用产生影响,即:高密度协调的音乐活动(如合唱、弦乐四重奏等)比离散性协调的音乐活动(如轮流独唱、表演乐器演奏等)更能提升亲社会倾向。
针对这一假设,该研究考察了合奏音乐活动中的协调强度对幼儿针对合奏者和无关陌生人的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研究中,138名五岁儿童两两搭档,分别用小鼓和摇铃为Jingle Bells这首歌伴奏:在密切协调组(高协调组),小鼓和摇铃每小节轮换一次;在离散协调组(低协调组),小鼓和摇铃每8个小节轮换一次(图1)。
图1. 高低协调组演奏乐谱
结果表明,密切协调组的儿童比离散协调组的儿童更愿意在随后的积木任务中帮助搭档(z = 2.58, p = .010,见图2),也更愿意在随后的独裁者游戏中分享贴画给陌生儿童(t = 3.41, p = .001,见图3)。
图2. 高低协调组儿童在积木任务中帮助搭档的比例
图3. 高低协调组儿童在独裁者游戏中分享贴画个数
研究结果说明,在音乐活动中,密切协调可以在共同演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亲社会性,协调行为在节奏活动的亲社会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且这一亲社会作用甚至可以推广到与合奏者以外的陌生人的互动当中。这意味着幼儿期的音乐活动不仅可以促进互动对象之间的亲密度,而且可以提升广义的亲社会性,从而对儿童社会功能的提升和社会性发展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该研究结果揭示了协作活动促进儿童亲社会发展的机制,在理论上丰富了人们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理解,在实践上对儿童社会认知能力的提升也具有启发意义。
论文第一作者为心理所助理研究员万萦佳,朱莉琪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受到中国科学院特别研究助理资助项目(E0ZZ0320)、中科院心理所自主部署项目(E0CX172008) 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14ZDB161、19ZDA021)的资助。
研究成果已在线发表于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论文信息:
Wan, Y., & Zhu, L. (2021). Effects of rhythmic turn-taking coordination on five-year-old children’s prosocial behavior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57(11), 1787.https://doi.org/10.1037/dev0001244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