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心理所在舟曲与心理学骨干教师举行座谈

发布时间:2010-09-29 作者:舟曲工作站 丁云枝

  舟曲泥石流灾害发生后,心理所在开展心理服务的同时,也通过对志愿者及心理学骨干教师进行危机干预知识与技能培训的方法展开心理援助工作。为了解当地师生目前的心理现状,为下一步心理援助工作打好基础,9月22日,心理所舟曲工作站与来自舟曲三中、独立中学、城关一小、城关二小,以及甘肃省教育厅抽调的19名各地市学校心理教师的支教代表共计36人举行座谈,他们是参与或即将参与舟曲心理援助的骨干人员。

  心理所危机干预中心主任、同心援助联盟负责人王文忠,心理所副研究员张雨青以及本土心理联盟发起人、负责人,同心援助联盟执行人,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讲师王文海出席座谈会。

  王文忠首先介绍了心理所在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的灾后危机干预的三个主要阶段的划分,以及各阶段心理援助的具体工作任务。他指出当前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定期和舟曲心理学骨干教师互动沟通,有计划地对他们进行培训。王文忠在会上对舟曲心理学骨干教师的发言给予专业引导,鼓励大家学习舟曲教师坚强不屈的可贵品质。

  张雨青在讲话中希望参与心理援助的教师关注灾区群众不同阶段的心理反应,要接纳和理解非常时期灾区群众出现的各种心理反应,要培养准确、敏锐地判断出援助对象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同时,张雨青对舟曲心理学骨干教师在灾后出现的一些睡眠质量差、恐惧、烦躁等情绪,提出了相应实用的调节方式。

  王文海针对灾区教师当前工作压力大、负面情绪多的问题,提出在培训过程中可以运用心理行为训练技术,以游戏活动形式进行心理疏导,引起其心灵的共鸣,从而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更好地为教学工作服务。

  座谈会上,与会志愿者认为灾后师生心理辅导非常重要,并表示有信心和心理所舟曲工作站的志愿者一同做好心理援助工作,同时希望心理所舟曲工作站能持续关注舟曲师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给予相信和支持。

  此次会议的召开,为培养舟曲灾后开展师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种子队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心理所舟曲工作站将与当地骨干教师一道,为谱写舟曲灾区群众的心理和谐继续发挥作用。


王文忠鼓励心理学骨干教师分享各自的情绪体验


张雨青讲紧张情绪的调节方式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