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所举办曹日昌先生学术思想暨诞辰100周年纪念会
今年是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新中国心理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重要创始人曹日昌先生诞辰100周年。为了缅怀曹日昌先生的历史功绩,继承并弘扬老一辈优秀科学家开创的心理学事业,7月5日,中科院心理研究所举办了 “曹日昌先生学术思想暨诞辰100周年纪念会”。曹日昌先生的儿子曹增义先生、女儿曹何丽女士专程从荷兰来北京参加纪念会;来自中国心理学会、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和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部分专家学者,曹日昌先生的其他亲属及家乡代表,心理所老中青科研人员和学生代表及媒体记者40余人出席会议。会议由心理所党委书记李安林主持。
心理所所长傅小兰在致辞中指出,曹日昌先生毕生从事科学工作,是新中国心理学的重要开拓者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重要创始人之一,为发展我国的心理学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是最早应用唯物辩证法于心理学研究的倡导者之一,他主张心理学应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指导,研究依赖于社会实践的心理现象的普遍规律。他在实验心理学和心理学基本理论两个领域做出了具有开创性影响的研究工作,尤其是在学习、记忆研究方面贡献卓著。他早年进行的心算工作效率研究,开创了心算、笔算和珠算三结合教学的先河;他对学习和记忆中的时间间隔问题所做的系统详尽的探索研究,堪称我国该领域研究的典范;他主编的《普通心理学》是新中国自编的第一本心理学大学教科书;他也是我国运用信息加工理论研究记忆的开创者。曹日昌先生在心理学基本理论方面更是成就斐然,他力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客观评介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对待各种学术争论。早在20世纪40年代,他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对心理测验的若干问题进行剖析,为构建新的心理测验体系提供了理论基础。新中国成立后,他积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指导心理学研究。晚年,他更加明确指出心理学应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自己的基本观点,并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方法及现代科学技术去研究依赖于社会实践的心理现象。他为新中国的科学事业做了大量的组织工作和对外学术交流工作,为兴建和发展中国心理学事业付出了心血。在文化大革命中,因受林彪、“四人帮”错误路线的迫害,曹日昌先生被诬蔑为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遭到隔离审查和批斗,受到极不公正的对待,于1969年3月14日含冤病逝于北京。曹先生的夫人色尔玛女士在文革期间也饱受株连,含冤离去。粉碎“四人帮”后,曹先生于1979年4月得到平反,恢复名誉,被强加于曹先生身上的各种错误结论都被彻底否定。今天我们纪念曹日昌先生,就是要以曹先生为榜样,学习他对党忠诚、爱国奉献的精神,学习他追求真理、献身科学的精神,学习他勇于开拓、攻坚克难的精神,切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心理学工作者的光荣使命,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傅小兰致辞后,与会专家学者及来宾纷纷发言。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南开大学社会心理学系主任乐国安教授指出,曹日昌先生是一位有高深造诣的实验心理学家,中国心理学解放以后取得的发展和曹老等老前辈打下的基础是分不开的。曹日昌先生主编的《普通心理学》是中国心理学发展历程中的一本启蒙教材,他在1949年以前就提出要用马列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来指导心理学的研究,这在当时是很不容易的。清华大学心理学系系主任彭凯平教授在讲话中以学生、校友、学者三重身份表达了他对曹日昌先生的敬重和怀念。他在为纪念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特别撰写的名为《老清华的心理学系》一书中,将曹日昌先生写在介绍清华大学培养的优秀人才队伍中的第一位,旗帜鲜明地表达了曹先生在清华心理学系的历史地位。他认为曹日昌先生是一个有理想、有行动的爱国知识分子,是一个在立德、立言、立功方面“知行合一”的人。北京大学心理学系耿海燕教授认为,曹日昌先生的著述全面展示了他所掌握的广泛心理学知识,反映了他深厚的学术功底。在心理所担任领导期间,曹日昌先生曾经与北大的孙国华教授、唐钺教授进行过切磋和研讨,处理所谓的“心理学改革”等问题,并且给予关怀和帮助,对当时处于逆境当中的北京大学哲学系心理学专业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北京师范大学章志光教授在发言中说,曹日昌先生是一个让自己敬重的科学家,他敢于坚持真理,在1958年心理学批判运动中,利用《心理学报》的阵地,组织心理学家撰文论证心理学的科学性和思想性是一致的,对坚定心理学的正确方向起了重要作用。苏州大学范庭卫教授在讲话中围绕曹日昌先生学术中国化的思想谈了一些体会,他说,曹日昌先生从理论上指出了全盘西化论、中国本位文化论的概念定义,对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心理学具有理论的指导意义。新中国成立后,曹日昌先生在他1954年发表的《中国心理学历史遗产研究方法》中指出,历史的研究必须是批判的、历史唯物主义的、与现实任务相结合的。直至今日,这仍然是心理学史研究的一个基本原则。心理所老同志代表张瑶在发言中回忆了曹先生治学严谨、待人亲切和蔼、诲人不倦的学者风范。作为曹先生研究小组当年的成员、上海教育科学院的段惠芬研究员在发言中回忆了她跟随曹先生从事记忆研究多年的一些体会。她说,曹先生注重实践,鼓励青年人要到教育实践第一线去总结经验和有关记忆方面的实践方法。曹先生的学生、湖南师范大学郑和钧教授在发言中说,曹日昌先生心理学思想非常之全面、丰富、深刻,而且有远见卓识,是中国心理学界难得的一位将才、帅才。心理所中青年科研骨干代表朱莉琪研究员在发言中说,曹先生在七十年前的一些研究至今仍然充满了真知灼见和具有前瞻性,是我国最早运用信息加工领域研究记忆的开创者,目前心理所认知和发展心理学研究室仍然有很多的研究人员在从事有关学习和记忆方面的研究,这与曹先生以往的杰出贡献是分不开的。
曹日昌先生的儿子曹增义先生在讲话中回忆了那段不堪回首、给我们国家及人民造成巨大创伤的岁月,使与会者进一步了解到:在那个时代,面对各种诬陷和打击,曹日昌先生坚持真理、毫不动摇,不屈服、不妥协,依然坚守着一名正直学者的气节和风范,体现了一位优秀共产党员所具有的高尚爱国情操和对自己信仰的坚守。曹增义先生的讲话对于帮助人们深刻认识过去那段历史、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谐稳定环境,是十分必要的。 李安林在总结讲话中明确表达了对“文革”应该给予彻底否定的态度,同时,再次代表研究所对那场灾难中发生的悲剧给人们造成的巨大创伤表示深深的歉意。他表示,对于历史恩怨,研究所将本着以诚相待、实事求是的态度,采取加强沟通、增进了解的方式来努力化解。他相信,经过大家共同的努力,一定能够不断地增进相互之间的理解和信任,建立和发展真挚的友谊。随后,心理所所长傅小兰和党委书记李安林分别向曹增义先生和曹何丽女士赠送纪念品。 此次纪念会,通过缅怀曹日昌先生对新中国心理学事业的发展做出的重大和杰出贡献,教育和引导年轻学者认真学习曹日昌先生的科学精神和优秀品德,激励全体科技工作者更好的履行科教兴国、创新为民的神圣使命,为心理学更好地服务国家、造福人民做出应有的贡献。
部分与会人员合影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