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奎获中国科学院“十一五科学传播先进工作者”称号
近日,在中国科学院于新疆乌鲁木齐召开的科学传播工作研讨及网络科普培训会上,心理所所长助理刘正奎副研究员荣获中国科学院“十一五”科学传播先进工作者称号,此次全院共有30名科普工作者受到表彰。
刘正奎同志作为一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者,一直致力于将儿童心理学研究成果应用于现实的教育和生活,并长期投身于心理科学知识的普及。自2006年分管心理所科学传播工作以来,一直非常重视心理科学知识的普及工作及其在打造心理学完整价值链中的重要地位。经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使心理科学和心理所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在5.12汶川大地震后,刘正奎同志被任命为心理所心理援助领导小组成员,并担任北京心理援助工作组组长,全面负责心理援助行动的具体实施。包括在后来的4.14玉树地震、8.8舟曲特大泥石流和3.10盈江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后,均在心理援助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刘正奎同志一直将科学传播平台建设作为整个工作的重心之一,已形成了虚实结合,点面互映的立体科学传播平台,包括心理梦工厂、心理健康虚拟博物馆、移动心理服务、宣传平台、心理所网站科普专栏、儿童心理健康网络展览和户外心理科普园建设等,并举办了一系列科普活动,如“心理与健康”大型科普巡展、心理所科普开放日,还协助参与了2010年全国科普日北京主场活动的组织工作、儿童心理健康巡展、“名家谈心理”系列心理讲座和国内流动儿童教育及科普等。
刘正奎同志与中央电视台合作,策划和设计的52期儿童电视节目《非凡少年》在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黄金时间段的《大风车》栏目中播出,创下同时间段的多项收视纪录,吸引全国几十个城市几千名儿童青少年的广泛参与和近4000万全国各地观众的热情关注。刘正奎同志参与设计的52集幼儿电视栏目《康吉今天怎么了》,成为国内制作的幼儿节目的典范,节目主人公“拇指熊康吉”也被誉为“中国的海绵宝宝”。
2008年以来,为实现心理科学传播的互动和体验性,针对国内心理学传播只靠展板的单一途径,刘正奎同志带领团队通过各类项目陆续开展心理学互动科普展品和展项的研发,2008年共研发心理学展品7项,2009年研发科普产品19项,2010年研发科普展品8项。在展品研发过程中,将心理学理论、经典实验与现代化展览展示手段相结合,充分融入互动体验的思想,获得了很好的展示效果,得到了业内外人士的一致好评。
刘正奎同志在积极谋划各项科学传播工作和推动传播工作发展的同时,也高度重视科学传播专业人才的培养,通过举办各类科普活动,承担各类科普项目,已经培养了一批心理学科学传播专业人才,造就了一支心理学科普的专业队伍。在做好心理学科研“国家队”的同时,努力肩负起心理学科学传播“国家队”的重任。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