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和段小菊获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资助
心理所认知与发展心理学研究室王琳副研究员和段小菊助理研究员获得第47批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资助,她们的项目名称分别是“训练对超常与普通儿童工作记忆影响的神经机制”和“语言影响社会认知的神经机制:语言训练如何赋予名字以情感色彩?”。
王琳副研究员在中国科学院与荷兰皇家科学院 (KNAW) 联合培养博士生奖学金资助下于2008年留学荷兰马普心理语言研究所,并于2011年取得博士学位后回国。目前在心理所杨玉芳研究员课题组从事言语认知方面的研究。她曾获得心理所青年人才科研启动经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经费的资助。她所从事的“语言影响社会认知的神经机制:语言训练如何赋予名字以情感色彩?”项目以具有标识个体功能的名字为切入点,将利用脑电和脑成像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深入考察语言影响社会认知的时间进程及神经基础。本项目将为语言对社会认知的影响提供坚实的实验依据,从而促使人们更好地使用语言来传递信息。研究结果将对采用语言来调节人们对客体的社会认知有启发意义,对建立社会预警机制具有参考价值。
段小菊助理研究员自筹经费于2010年留学德国Ulm大学,2011年回国后继续在心理所施建农研究员课题组从事超常儿童研究。她所从事的“训练对超常与普通儿童工作记忆影响的神经机制”项目采用国际上广泛应用的计算机训练程序,通过考查超常与普通儿童工作记忆的训练效应,揭示不同智力水平儿童受训练影响的规律,关注训练时长、任务难度、任务类型和性别对训练效应的影响,考察超常儿童的神经效能是否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从而证明其神经可塑性是否更强。本项目将从动态发展的角度丰富神经效能假说,促进对“智力个体差异的本质是什么”这一问题的理解,为创新人才的早期选拔提供理论依据。
教育部留学回国科研启动基金是为支持留学人员回国后开展教学、科研工作设立的。主要资助在国内外取得博士学位、在外留学一年以上、年龄在4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和科研人员,回国后两年内提出申请。该项资助本着“专家评审、择优资助”的原则进行。
王琳副研究员近照
段小菊助理研究员近照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