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科学传播 > 科普文章 > 心理新知
字体大小: 打印 关闭
从博士生自杀谈起
作者: 陈祉妍 ║ 日期: 2010/09/21 

  前些时候几名年轻博士或博士生的自杀,引起人们对这个高学历群体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其实,任何一个群体,甚至包括心理健康工作者们,都不可能对心理疾病天然免疫。也就是说,无论什么样的职业或学历,都会有人发生各种心理疾病,甚至自杀。人们往往难以接受某种职业或某种学历的人出现严重心理问题,这或许是对某些群体善意或恶意的苛求。
  但不同的群体确实可能各具特点。这几件博士生自杀的案例引发了一些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例如:“为什么看起来那么优秀、懂事的人,却会选择自杀?”“博士生这个群体有哪些特别的心理压力呢?”
  为什么表面上看起来好好的人却会自杀呢?”我们知道,评价人的心理健康程度有两项标准:主观痛苦感、社会适应性。主观痛苦感主要关乎人内心的情绪体验,心理疾病患者常常有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社会适应性是指人能否发挥正常的社会功能,主要包括维持正常的人际关系、维持正常的学业或工作。虽然这两点常常在心理疾病患者身上同时存在,但心理疾病并不必定同时满足这两个标准,满足其中一条就可能是严重的心理问题。例如,某些人格障碍患者,给周围人带来了巨大困扰,不能维持正常人际关系,所以说社会适应性出现问题,但他自己可能并不感到痛苦。反过来,有些在表面上看来社会功能正常的人,可能内心充满了矛盾和痛苦,就像表面上完好的果子,里头已经暗自坏了。
  学业优秀、人际交往良好、懂事又孝顺的好孩子,为什么内心竟藏着那么强的痛苦,乃至除了自杀看不到别的出路呢?在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背后的假设,是良好的社会适应有助于人的心理健康。这似乎没错。但一些心理学家会告诉我们,过于注重适应各种外在的要求,会严重损害人的心理健康。例如,著名的精神分析学者温尼科特使用“虚假自我障碍”一词来描述这种病态:一个人可能从外面看起来好好的,能工作,能交往,可是他的内心深处却感到这不是真实的自己,而真实的自己是什么样子,他也并不清楚。温尼科特指出,如果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过早、过多地受到外在压力的限制,他就没有多少空间去发现自己的真实感受,而是要努力学会适应外在要求。例如,早年丧亲的孩子,可能要一下子承担起家庭的责任,逐渐成为能干又富责任感的人,但却总是忽略了照料自己,感觉不到快乐。周围的人看起来可能会觉得难以理解:这个人事业优秀,家庭稳定,为什么总是郁郁寡欢?然而,如果一个人不能成为真实的自己,任何外在的成功和美德都不能保证他的健康快乐。
  如果思考博士生这个群体有些什么特别的心理压力,在笔者看来,是一部分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继续求学之路的深层动机。因为继续求学,常会延迟成家立业,所以有些研究生的继续求学隐含着延迟成人的动机。
  成人,意味着从父母的怀抱中独立出来,走入工作岗位,建立稳定的亲密关系,在各种人际交往中承担作为成年人的责任。成人的世界,有更少的幻想和依赖,更多的现实和责任。一个人害怕长大成人,意味着他感到自己还没有足够的能力承担成人的责任。接受生活中的某些要求对他来说是可能格外辛苦的。有些人为了避免成人,会患上神经症,不能工作和恋爱,从而继续依赖父母。而回到学校中继续深造,则是一种比较健康的延迟成人的方式。因为此时不但自然延迟了成家立业,而且通过学习储备了更多的资源,可能增强自己的力量。
  也许有的人对这种动机分析感到难以接受。当然,不是所有考研、读研的人都主要出于这个动机。但是,从一些现象中,我们确实可以发现某些研究生幼稚、依赖的特点。例如,研究生期间没有工作收入,有的人就选择了依赖的方式,依靠父母来补贴生活;有的人虽然已婚,但通过求学避免了对婚姻的一些责任(一方回避了责任,我们可以从配偶感到更沉重的压力上看出来);有的人求学是因为“还是学校里比较单纯”,想要保持青春的理想,难以接受社会的现实。人需要抱有理想,但如果抱有的理想是容不得调整、容不得迂回的理想,那恐怕是不健康的,至少是很痛苦的。在奋力考研的人中间,我们就看到有些人抱着无法在现实中实现的理想,仿佛要找一片净土来实现它。
  然而学校或研究所并非净土,无法如他们想象得那样,能隔开成人的种种压力和责任。此时,还会伴随很多现实压力:经济上的压力、集体宿舍没有私密空间、毕业和就业仍然未知等。但与工作相比,最大的压力似乎是在这个进行准备、积累的学习状态中,没有机会充分验证自己的价值。这可能使人更怀疑自己有没有足够的能力应对成人的生活。
  出了问题,我们常容易指责。我们贬低自杀者,或者他们的亲友。然而同样的弱点可能也在我们身上。我们也常以各种方式不好好珍惜自己的生命;在关怀自己深爱的人之时,也常常不知道怎样才是恰当的爱的方式。学会健康的生活,这是一生的艺术。学历再高,也没有捷径。(2005年)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备案编号为:京ICP备10049795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18号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林萃路16号院 邮编:100101
电话:(86-10)64879520 Email:webmaster@psych.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