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家”让我们更强大:“家庭我肯定”可增加人们对不公平分配的拒绝

发布时间:2016-12-01 作者:中国科学院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 蔡华俭研究组

  家是我们的港湾,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心理资源来抵御生活中的种种不平。近期中科院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蔡华俭研究组通过最后通牒游戏范式和ERP技术证实了“家庭我肯定”可以增加人们对不公平分配的拒绝。 

  请设想这么一个情境游戏:你和一个陌生人分100元钱,只要你们两人都同意怎么分这笔钱,就可以把钱拿走。但是,你们必须严格遵守以下规定:两个人不能交谈或沟通;随机决定谁有权提议如何分钱;取得了建议权的人只有一次提议的机会,而另外一个人也只有一次机会接受或者拒绝这个提议;如果提议被接受,两人按照提议分得这笔钱;如果提议被拒绝,两人分文没有。无论结果如何,游戏都到此结束  

  你会如何提议分配?似乎平均分钱最“公平”,因此也比较可能被对方接受。如果你再贪心一些,提出四六分或者三七分,对方少一些,你认为他会接受这个提议吗?也许你觉得有钱拿总比没有好,少拿一点又何妨。但是如果换成对方提议,对方分给你10元钱,你是否还觉得总比没有好呢?你可能会觉得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宁可什么都不要了。 

  这便是“最后通牒游戏Ultimatum Game,简称UG),最早由德国经济学教授古斯(Werner Güth)提出。如果说,人们总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那么无论提议者以什么比例分配,选择接受这个分配总能获得更多的奖金,然而,很多研究都发现当分配者提出的方案过于自私时(如,将超过七成的奖金占为己有),另一方往往倾向于拒绝这种分配。这个现象表明了人并不是完全按照理性进行决策的,在遇到不公平分配的时候,人们产生的愤怒与报复心理都会影响着决策。如今UG经过不同的改编,已广泛应用在决策领域的研究中。 

  实际上,拒绝或者反对别人的意见会引起焦虑和不适,会耗费一定的心理资源(psychological resources)。也就是说,如果人们有足够的心理资源,就更能够拒绝这些不公平的待遇。那么,是否可以通过增强心理资源来增加人们对不公平分配的拒绝呢?近期,心理所的古若雷、蔡华俭等人的研究证实了这个观点。 

  如何增强人们的心理资源呢?研究者引入了家庭我肯定Familial self-affirmation)的方法。 

  西方大量研究表明,自我肯定Self-affirmation,即对自我的能力、价值进行肯定)具有保护自我、免受威胁性信息影响的功能。而在中国,比起个体我肯定Individual self-affirmation),家庭我肯定Familial self-affirmation,即肯定自我和家庭共享的价值)更能够帮助个体保护自我、抵御威胁带来的焦虑等负面效应。 

  在本次研究中,参与者被随机分配成两组,实验的开始他们需要完成一项文字表述任务。实验组的参与者需要选择一项自己和家人共同认可的重要价值进行描述;而控制组的参与者则选择一项对自己和家人来说不重要的价值,并描述为什么这项价值对普通人可能是重要的。随后,两组参与者都要完成UG任务,同时记录他们的脑电波数据。在UG任务中,参与者被告知同时有另外三个人跟他们共同参与这项任务,而每次需要判断接受或者拒绝的分配提议随机出自这三位参与者。为了让参与者更投入任务,实验一开始便告知他们,任务最后会根据任务中的表现提供报酬。除了记录参与者的行为反应外,研究者还考察了脑电波中的反馈相关负波(FRN)和P3成分。FRN成分是公平性的指标,不公平的分配会引发更大的FRN波。而P3成分是心理资源的指标,波幅越大说明当前的情境所涉及的心理资源越多,分配给的注意力和控制力更多。他们的研究结果显示,比起控制组的参与者,经过“家庭我肯定”后的参与者更倾向于拒绝不公平的分配,他们的脑电波的P3成分也更强。这说明“家庭我肯定”增加了心理资源,并增强了人们对不公平分配的拒绝倾向。 

  该研究原题为《Be Strong Enough to Say No: Self-Affirmation Increases Rejection to Unfair Offers》,于20161122日发表在Frontiers in Psychology上。 

原文链接:http://journal.frontiersin.org/article/10.3389/fpsyg.2016.01824 

其他参考文献: 

Güth, W., Schmittberger, R., and Schwarze, B. (1982). An experimental-analysis of Ultimatum bargaining.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 3, 367–388. doi: 10.1016/0167- 2681(82)90011-7 

Cai, H., Sedikides, C., & Jiang, L. (2013). Familial self as a potent source of affirmation: Evidence from China. 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 4, 529-537.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