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心理所研究发现孤独症儿童注意模式的个体变异性影响其动作预测和意图理解

发布时间:2024-07-17 作者:认知与发展研究室 李晶

在参与社会互动时,人们需要对他人的动作进行预测,并推理他人的意图。根据贝叶斯预测理论,个体在理解社会互动或推断动作意图时, 会受到动作传递的感觉信息和过去经验的影响。意图推理依赖于这两种信息来源的相互作用。当感觉信息的可信度较低时,观察者会更多依赖过去的经验来推断被观察对象的意图并预测动作。个体在形成先前经验时需要具备两个前提:以一种稳定和一致的方式观测场景,关注场景中的社会信息。那么孤独症儿童能否形成基于情境的先前经验,并根据先前经验预测他人的动作和意图?

为弄清此问题,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认知与发展研究室李晶副研究员采用数据驱动的扫描路径相似性和划分兴趣区的方法,探究了56个孤独症儿童和50个正常儿童在观看社会场景时的扫描路径和注意分配,以及注意模式对其动作预测和意图理解的影响。

研究人员给儿童呈现不同意图的社交场景视频,并记录儿童观看视频时的眼动情况。视频有三个阶段:引入阶段、演示阶段和测试阶段。引入阶段和演示阶段的视频分为社会条件和非社会条件。两种条件下的测试视频相同(图1)。为了使儿童能形成基于情境的先前经验,演示阶段重复三遍。眼动任务结束后实验者会问儿童一个动作预测问题和一个意图理解问题。

图1. 社交场景视频

图2. 孤独症儿童和正常儿童在演示阶段和测试阶段的扫描路径相似性

图3. 扫描路径相似性、注意分配对儿童动作预测和意图理解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在演示阶段,孤独症儿童在观看视频时注意模式的个体变异性显著高于正常儿童(图2)。与正常儿童相比,孤独症儿童更少关注面孔、手等包含社会信息的区域,而是更多注视背景等无关信息。此外,动作预测能力较差的儿童都更多注视背景等无关信息(图3A)。意图理解表现较好的儿童注意的个体变异性更低,并且更多关注演示阶段中演员的面孔(图3B-F)。

该研究揭示了孤独症儿童难以以一种稳定和一致的方式观看社交场景视频,表现为较大的个体变异性。此外,孤独症儿童较少注视面孔等社会信息,反而更关注背景等无关信息。这些异常的注意模式导致其难以形成可靠的先前经验,进而影响其动作预测和意图理解。这一发现为人们理解孤独症儿童社交损伤的原因提供了新的视角,揭示了其动作预测和意图理解论难的潜在机制。

该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971009)和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人才项目的支持。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Autism Research

论文信息:Hou, W., Cheng, R., Zhao, Z., Liao, H., & Li, J*. (2024). Atypical and variable attention patterns reveal reduced contextual priors in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utism research.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https://doi.org/10.1002/aur.3194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