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所研究发现无意识社会性注意与个体自闭特质的关联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因为眼睛能够传递出异常丰富的社交信息。人类对眼睛注视非常敏感,因为它不仅反映了他人的注意方向,还能传递动机、情绪、意图等。当观察到他人的眼睛注视着某一事物或方向时,人们常常会将自己的注意也转移到该事物或方向上,这类注意现象被称为“社会性注意”。已有研究发现,人类婴儿在大约一岁时就已经发展出这种注意能力,该能力可以预测个人童年期的语言发展和“心理理论”形成,其缺失常与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的发生密切相关。
由于眼睛注视方向具有高度的生存意义和社交价值,其诱发的社会性注意可能具有进化保守性。对人类新生儿的研究发现,他们对眼睛注视具有天生偏好,甚至能够无意识地分辨眼睛的注视方向。动物研究也表明,多个物种都存在追随注视分配注意的现象。Baron-Cohen等人推测,人类大脑在进化过程中可能发展出了一个对眼睛敏感的先天模块,能够自动根据探测到的注视方向调节社会性注意。该假说还认为ASD产生的重要原因可能是这些模块受损,导致个体无法自动加工注视信息,进而难以发展出理解社交意图的能力。然而,眼睛注视诱发的社会注意能力还会受到后天发育中的社交经历塑造,既往在实验室情景下采用注视线索范式探究该能力与个体自闭特质关联的研究往往发现不一致的结论。
为了能够分离出社会性注意中那些与自闭特质更相关的内生和自动化加工部分,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蒋毅研究组将闪烁融合技术与眼睛注视线索化范式结合起来,建立了一种全新的无意识社会性注意范式(图1)。该范式中,瞳孔采用闪光融合原理掩蔽到意识水平下,被试无法意识到模式面孔的注视方向。这种闪光融合刺激可以激活早期视觉通路和初级视皮层,但在额顶脑区几乎无响应,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有意识学习策略对社会性注意的贡献和影响。该范式不需要高强度的物理掩蔽,还能使无意识刺激与有意识刺激以相同的时间呈现在双眼,从而避免了后掩蔽、连续闪烁抑制等范式中高对比度掩蔽刺激对自闭症人群注意的干扰。
图1. 实验范式示意图。流程图展示了经典的注视线索范式流程,注视点呈现后将出现一个模式面孔,随后模式面孔的眼眶中出现瞳孔注视线索,构成向左或向右的注视方向,目标将出现在与注视方向一致或不一致的一侧。被试需要始终盯住注视点,并在目标出现后又好又快地做出按键反应。其中,无意识的注视线索由两个红绿色反相位的光栅构成,它们按照超过人类颜色视觉闪光融合阈限的30Hz频率闪烁,因而融合成与背景一致的黄色,使得被试无法意识到。
研究者采用这种范式开展的系列实验结果表明,无意识和有意识的注视线索都可以诱发正常发育成人(20-30岁)和儿童(6-12岁)的注意定向。重要的是,所有正常发育受试者根据无意识注视线索进行注意调节的能力与其自闭特质呈负相关,并且这种能力在患有ASD的成年人和具有高自闭特质的儿童中受损;而在注视线索可见时,没有观察到这种关联性(图2)。
图2 (A) 无意识社会性注意效应组间差异显著 (B) 无意识社会性注意效应与个体自闭特质得分呈显著负相关 (C) 有意识社会性注意的组间差异不显著 (D) 有意识社会注意效应与个体自闭特质得分的相关不显著。
综上所述,研究结果为有意识和无意识社会信息引发的注意转移的功能分离提供了实验证据。这种分离出现在个体发育早期并发展到成年期,表明无意识社会注意力与个体内生和自动化的社会信息加工能力紧密相关,可能作为一种有效分离先天社会信息加工能力的潜在方法,并为ASD的诊断提供一种新的社会认知内表型。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的资助。文章已在线发表于Research。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学系博士后杨芳为论文第一作者,心理所蒋毅研究员为通讯作者;其他作者包括北京大学第六医院杨莉研究员、博士研究生田俊斌,心理所博士毕业生袁佩君、博士研究生刘春燕,广州大学脑与认知科学中心张心园博士等。
论文信息:Yang F, Tian JB, Yuan PJ, Liu CY, Zhang X, Yang L, Jiang Y. Unconscious and Conscious Gaze-Triggered Attentional Orienting: Distinguishing Innate and Acquired Components of Social Attention in Children and Adults with Autistic Traits and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Research 2024;7:0417. https://doi.org/10.34133/research.0417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