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所研究揭示社会比较下学龄儿童公平相关决策的发展模式与计算机制
人们通常期望获得公平的资源分配,并往往会拒绝那些被认为不公平的提议。此外,当个体在自身分配情况之外还能观察到同伴获得比自己更多或更少资源时,对不公平分配的拒绝倾向可能会显著增强或减弱。这种现象在年龄发展过程中如何演变,以及其背后的心理机制是什么,是研究者希望解决的关键问题。
为了探究这些问题,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刘勋研究组开展了一项研究。研究招募了190名年龄在8至12岁之间的学龄儿童参与多回应者的最后通牒博弈(Ultimatum Game,UG)(详见图1)。这是一种经过修改的UG范式,其中包括一名提议者和两名回应者。作为回应者的参与者观察到提议者为自己和第三方回应者提出的资源分配方案,并选择接受或拒绝提议。接受提议可使自己和提议者获得提议的收益,而拒绝提议则会导致双方均无法获得任何经济回报。值得强调的是,参与者的选择不会对第三方产生影响,当前试次的结果也不会对其他提议者的资源分配产生影响,参与者的决策不会被传达给其他提议者。
图1 实验流程
此外,研究者采用了计算模型来揭示驱动观察到的行为模式的认知机制。不同的模型作为认知假设的实例,提供了精确预测和定量测试竞争理论框架的优势。在实验框架内,提议者提议的公平性作为他们是否违反公平规范的指标,而参与者相对于第三方回应者的收益则反映了社会比较的优势或劣势。通过建立统一的动机模型(模型1、2和5)以及区分两种动机的模型(模型3、4、6、7和8),研究者可以评估参与者是否以相同或不同的方式感知提议者和第三方回应者,从而确定拒绝行为是否由不平等厌恶和社会比较两种不同的动机驱动。同时,研究还探讨了儿童对优势社会比较的倾向。鉴于先前研究中的不同发现,研究者测试了各种假设模型,以探索儿童的优势社会比较倾向,包括假设他们表现出优势社会比较忽视(模型2和3)、回避(模型4,5和7)、寻求(模型6),或三者的组合(模型8)。
基于不平等厌恶理论和社会比较理论,研究者建立了八个候选模型。使用分层贝叶斯估计方法将实验数据拟合到各个候选模型(模型构建过程详见图2)。以留一法信息准则(LOOIC)为指标进行模型比较,对表现最佳的获胜模型进行后验预测检查(PPC),并对其参数进行组间比较。
图2 分层贝叶斯模型的构建
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年龄增长,儿童拒绝不公平提议的倾向呈下降趋势,部分归因于情绪对其决策的影响减弱。与此同时,他们避免与同伴进行劣势社会比较的倾向随年龄增长略有增加。计算建模区分了儿童拒绝行为背后的两种不同的动机:不平等厌恶和劣势社会比较回避。此外,儿童的优势社会比较倾向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一些表现出回避,另一些则表现出寻求。研究者改进后的模型增强了不平等厌恶理论在复杂多人社会情境中的解释力,进一步验证并完善了现有理论。此外,对儿童优势社会比较倾向的探索揭示了个体之间的差异,为深入理解儿童社会比较倾向提供了新的视角。这些发现有助于阐明儿童社会化过程的发展模式和内在机制,为促进儿童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提供了深刻启示。
该研究获得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BEAA21046)、北京市数字化教育研究(BDEC2023619098)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371084, 32300857)等项目的支持。
文章已在线发表于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心理所博士研究生王舒静和已毕业博士研究生杨仲(现杭州师范大学讲师)为共同第一作者,心理所刘勋研究员和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李琦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论文信息:
Wang, S., Yang, Z., Hu, K., Guo, C., Xiao, J., Meng, G., Liu, X., Li, Q. (2024). Developmental patterns and computational mechanisms of school-aged children’s fairness-related decision making under social comparis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 247, 106047. https://doi.org/10.1016/j.jecp.2024.106047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