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所研究发现大脑中存在专门的社会性注意模块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常常像诗词中所描绘的那般,被他人的眉眼所吸引,眼神的流转仿佛是无声的语言,传递着各种信息。这种能够与他人共享注意的能力被称为社会性注意,它在我们的人际交往和环境适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期,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蒋毅研究组开展的一项研究发现,人类大脑中存在一个专门负责社会性注意的模块。该研究通过结合不同类型的社会线索(眼睛注视和生物运动)和非社会线索(箭头),并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结合改编的中央线索范式,对社会性注意的特异性神经机制进行了探究(图1)。
图1. 实验流程图
研究人员利用类别内多变量分析(MVPA)发现,眼睛注视线索诱发的注意效应在右侧后部颞上沟(pSTS)等区域的分类准确率显著高于随机水平;生物运动线索诱发的注意效应在右侧前颞上沟(aSTS)和左侧颞上回(pSTG)等区域的分类准确率显著高于随机水平(图2)。
图2. 眼睛注视和生物运动诱发注意效应的类别内解码结果
研究人员进一步分析发现,虽然眼睛注视和生物运动介导的注意效应可以被广泛的脑区解码,但只有右侧STS可以特异性解码由社会性线索诱发的注意效应,而不能解码由非社会性线索诱发的注意效应。跨类别MVPA进一步揭示右侧 STS和右侧STG可以跨眼睛注视和生物运动线索解码,但这些区域无法跨社会性和非社会性线索(箭头)解码(图3、4)。这些研究结果为大脑中存在社会性注意的特异性加工模块提供了直接的神经证据。
图3. 眼睛注视和生物运动线索诱发注意的跨类别解码结果
此外,该研究还发现大脑中存在一般性注意网络(右侧脑岛、右侧额中回、右侧额上回和左侧中央前回),该网络既负责社会性线索诱发的注意效应,又负责非社会性线索诱发的注意效应(图4)。对于该结果,一个可能的解释是眼睛注视和箭头刺激能够引发自动的符号化的空间注意,这种注意是个体长期处于线索与目标关联的环境下习得的。先前的行为遗传学研究已经表明,眼睛注视和箭头诱发注意之间的关联在很大程度上由环境塑造,而眼睛注视和生物运动诱发注意效应的关联是由遗传决定(Wang et al., 2020)。因此,社会性注意很有可能不仅依赖于一种先天的神经机制,还依赖于一种后天获得的、与非社会性注意共享的一般性注意系统。
图4. 一般性注意网络和特异性注意网络
综上所述,这些发现为人类大脑中存在专门的社会性注意模块提供了证据,并证明了右侧STS/STG是社会性注意的关键神经基础。该研究为进一步理解人类社会认知的神经基础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该研究获得了国家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中国科学院创新交叉团队项目等的支持。
相关成果已在线发表于NeuroImage。心理所博士后王睿迪为论文第一作者,心理所王莉研究员和蒋毅研究员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
论文信息:
Wang, R., Yuan, T., Wang, L. *, & Jiang, Y*. (2024). A common and specialized neural code for social attention triggered by eye gaze and biological motion. NeuroImage, 301, 120889.https://doi.org/10.1016/j.neuroimage.2024.120889
相关论文:
Wang, L., Wang, Y., Xu, Q., Liu, D., Ji, H., Yu, Y., Hu, Z., Yuan, P., & Jiang, Y. (2020). Heritability of reflexive social attention triggered by eye gaze and walking direction: Common and unique genetic underpinnings. Psychological Medicine, 50(3), 475-483.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