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心理所研究揭示对话式绘本阅读促进学前孤独症儿童语言发展

发布时间:2025-08-06 作者:李会杰研究组

社交沟通障碍常常是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核心挑战之一。近年来,对话式绘本阅读被用于改善孤独症儿童的语言与社交沟通能力。对话式阅读是一种互动式的共享阅读方法,通过成人与儿童之间的动态对话,激发孩子的语言表达和思考能力。该方法采用PEER(提示、评价、扩展、重复)和CROWD(补全、回忆、开放式问题、WH问题、关联性问题)策略,鼓励儿童在阅读过程中积极参与。多数研究支持其对语言技能的促进作用,但干预效果的维持与迁移性尚不明确。

针对这一问题,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李会杰研究组的李晶副研究员带领团队成员开展了一项关于对话式阅读的随机对照实验,探讨对话式绘本阅读能否促进孤独症儿童的言语互动(包括言语回应与主动沟通)和参与度,以及是否可以有效迁移至新书籍。

研究招募了14名孤独症儿童,其中9名孤独症儿童(平均年龄=5.32岁,标准差=1.08)被随机分配至对话式阅读组,5名儿童(平均年龄=5.25岁,标准差=1.18)分配至传统阅读组。两组儿童在阅读过程中会在文本相同位置被问到相同问题,区别在于对话式阅读组的教育者采用PEER和CROWD策略,而传统阅读组的教育者不使用这些策略。所有儿童经历四个阶段:前测、干预、后测及迁移测试。干预为期四周,每周三次,共12次。

研究表明,对话式阅读能有效促进孤独症儿童的语言和沟通能力发展。与传统阅读方式相比,对话式阅读组儿童在言语回应能力方面表现更突出,尤其在补全、回忆和WH类问题的回答上更为积极(图1a;图3a),显示出对故事内容更好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对话阅读组的儿童在干预过程中表现出显著更多的评论和提问等主动沟通行为(图3a),但在后测中的提升未达显著水平(图2b)。说明对话式阅读干预具有改善主动沟通的潜力,但儿童可能较为依赖外部策略的帮助(如提问卡),还不能完全掌握和内化这一技能。此外,干预后儿童的接受性词汇量显著增加,阅读时的专注力和参与度也明显提高。在技能迁移方面,儿童展现出将所学应用于新书籍的能力,但效果尚未完全显著(图3b),提示未来可能需要加强泛化训练以巩固干预效果。总体而言,对话式阅读通过结构化提问和即时反馈,为孤独症儿童的语言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持。

图1. 对话式阅读组(黑色)和传统阅读组(灰色)的(a)反应和(b)启动的平均频率

图2. 对话式阅读组(黑色)和传统阅读组(灰色)在前测和后测阶段的(a)反应和(b)启动的平均频率(*p < .05,***p < .001)

图3. 对话式阅读组(黑色)和传统阅读组(灰色)在(a)干预阶段和(b)迁移阶段的平均反应和启动频率(*p < .05,+表示边缘显著)

对话式阅读强调成人与儿童的双向互动,而非单向的朗读。教育者和家长可以通过提问、扩展和重复等策略,为孩子创造更多表达机会。针对不同语言能力的儿童,可以采用渐进式提示策略。虽然短期干预已显现效果,但长期、系统的对话式阅读可能更有利于孤独症儿童的语言和社交能力发展。该研究证明了对话式绘本阅读的方法在干预阶段能够显著改善孤独症儿童的言语回应、主动沟通和词汇能力,为他们的语言发展带来了积极影响,也为孤独症儿童的语言干预实践提供参考。

该研究获得了国家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2022ZD02051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971009)和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的资助。

研究成果已在线发表于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心理所李晶副研究员为通讯作者,心理所硕士毕业生侯文文和梁淑琴为并列第一作者。

论文信息:Hou, W., Liang, S. & Li, J. The Effects of Dialogic Reading Intervention on Verbal Interaction and Engagement in Young Autistic Childre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Preliminary Study.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2025). https://doi.org/10.1007/s10803-025-06886-w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