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生身心脑一体化健康促进论坛暨第五届运动认知神经科学年会圆满召开
6月15日,由中国心理学会体育运动心理专业委员会和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心理学分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承办、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和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协办的中国学生身心脑一体化健康促进论坛暨第五届运动认知神经科学年会在心理所和谐楼九层报告厅召开。来自心理所、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大学等40余高校和科研院所的210余名专家学者及青年学生参加会议。
本次会议以“数字化时代学生身心脑一体化健康促进”为主题,涵盖心理学、体育学、认知科学、人体科学、康复学等多个领域,旨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身心脑的全面发展。大会共举办14场主题报告、1场圆桌论坛以及 84份墙报展示。
大会现场
心理所副所长(主持工作)蒋毅研究员致欢迎辞,期待此次会议的举办能够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提供更多体育运动方面的科学启示。大会主席、心理所魏高峡青年特聘研究员在致辞中指出,本次会议是一次跨领域融合的全新探索,旨在呼唤体育学与心理学以及脑科学等其他学科的主动碰撞,推动中国学生的身心脑一体化的健康发展。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苏彦捷教授还发来了视频致辞,预祝大会圆满召开。
大会特邀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董奇教授作专题报告。董奇以“探索脑智发育规律,促进学术心理健康发展”为主题,系统论述了身体活动是儿童青少年脑智发育过程中重要环境变量,并呼吁要大力开展体育运动促进儿童青少年脑智发育方面的基础研究和干预提升方面的探索,进行有组织的科研活动,全面助力中国学生的健康事业。
大会现场
大会还邀请了众多业内知名专家教授、奥运冠军及行业领军人物进行科学机制的探讨与实践案例的分享,为学生身心脑健康促进提供了科学支撑和启示。大会报告涉及认知、情感、脑影像分析技术等主题,包括:北京师范大学左西年教授的《人脑功能亲合度图谱》,华东师范大学周晓林教授的《触觉信息整合的脑电特征》,上海体育大学周成林教授的《高水平运动员的感知加工认知优势特征》,深圳大学陈琦教授的《人类认知的计算建模研究:认知心理学视角》,心理所胡理研究员的《运动镇痛的效果与机制》,上海体育大学陈安涛教授的《认知灵活性的老化与运动干预的神经机制》,深圳大学邹立业教授的《解锁人类运动行为的密码:脑健康管理》,北京师范大学秦绍正教授的《(竞技)压力下人脑的情感与认知功能改变》,南京体育学院陈爱国教授的《点亮星空:孤独症运动干预创新研究与实践》,首都师范大学邢淑芬教授的《睡眠与儿童青少年情绪健康》,沈阳师范大学于晶教授的《原始反射整合训练对ADHD儿童影响的研究》以及成都体育学院李雪教授的《基本动作技能干预促进学龄前儿童执行功能的影响及机制》。这些报告从心理学基础理论以及神经机制的多个视角,对身心关系的前沿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精彩分享。
大会期间举办的圆桌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李佑发教授主持,中国体操奥运冠军何可欣、射击奥运冠军杨凌、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校长吴建民、上海市张堰中学校长阮旖以及北京市密云区第三中学校长王立敏,共同围绕《学生身心脑健康促进的实践路径探索:奥运冠军和中小学校长的视角》主题进行了教学、成长经验的分享和交流,充分展示和肯定了体育运动在儿童青少年身心成长中的作用: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心理所党委书记孙向红研究员在闭幕致辞中表示,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为促进中国学生的健康成长搭建了重要的交流平台,对我国教育和健康事业的发展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报告现场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