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汶川地震后公众对灾区学生学业成就的担忧存在心理台风眼效应

发布时间:2011-08-31 作者:行为科学所重点实验室 汪祚军 李纾 白新文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中,大量学生伤亡、校舍倒塌。地震发生后,无论是灾区居民还是非灾区居民均对灾区学生未来的学业发展普遍担忧。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李纾、汪祚军、白新文等研究人员以地震后公众对灾区学生学业成就的担忧为指标来考察民众的风险知觉,分别在地震发生后的1个月、6个月和12个月分三个时间段对灾区(四川)和未遭受本次地震灾害的唐山地区居民6161人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发现,相比处于地震中心的灾区居民,非灾区(即唐山地区)居民对地震影响灾区学生学业成就的担心程度更高。该研究结果与李纾研究员项目组在PLoS ONE期刊上连续发表的2篇有关“心理台风眼”效应(“Psychological Typhoon Eye” effect)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即,越接近高风险地点,民众的心理越平静。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无论是灾区居民还是唐山地区居民,其对灾区学生学业成就的担心不但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从震后1个月、6个月到12个月)而降低,反而呈增长趋势,表现出“时间”维度上的心理台风眼效应。空间维度以及时间维度上的“心理台风眼”效应的发现对非常规突发事件下各级部门的政策制定和应急管理,以及提供后续心理援助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也将有助于理解人们如何抵抗来自自然、疾病和这个变化莫测星球上其它威胁的侵害。

  该研究受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汶川地震灾区心理援助应急研究”(KKCX1-YW-05)资助,其成果即将发表于SSCI期刊 Psychologia上:Li, S., Wang, Z-J., Rao, L-L., Zheng, R., Ren, X-P., Li, J-Z., Liu, H., Bi, Y-L., Wang, F., & Bai, X-W. (2011). How long is long enough: Public concern about the academic careers of students from areas devastated by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Psychologia, 54.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