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心理所研究发现音节是汉语口语产生中的编码单元

发布时间:2012-10-24 作者: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 张清芳研究组

  语言产生包括了概念准备、词汇通达、单词形式编码和发音等一系列认知加工过程。单词形式编码过程指的是从心理词典中提取单词语音形式的信息,并为发音阶段做好准备。在语言产生研究领域,研究者所关注的焦点之一是确定单词形式编码的单元。已有的语言产生模型基于字母语言的研究结果,认为口语产生过程中单词形式的编码单元是音段或者音素。在字母语言中,单词的视觉形式能够清楚地表明单词的发音信息。相比而言,在非字母语言(比如汉语)中,单词的发音信息并不能由单词的视觉形式表达出来。因此,几乎所有的语言产生模型都认为语言特点不同,其单词形式编码的单元可能存在不同。已有的一些研究表明音节而非音素或者音素的组合是汉语口语产生中单词形式编码的单元。

  心理所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张清芳研究组采用掩蔽启动范式,系统地研究了汉语口语词汇产生中单词形式编码的单元。已有的汉语口语产生的研究大多使用线索词-目标词启动任务或者图画-词汇干扰实验任务,在这些任务中被试都能清晰地意识到启动词和目标词的关系,从而采取有意识的策略来完成语言产生任务。掩蔽启动范式是字母语言产生研究中发现音素单元所使用的主要任务,在这一任务中,启动词的呈现时间仅有50 ms,被试不能意识到启动词和目标词之间的关系,因而也不能采取策略来完成命名任务。

  研究中采用了图画命名和单词命名两种任务,变化不同的音节类型,并操纵了启动词和目标词之间重叠的程度,通过四个系列实验发现:图画命名或单词命名的时间在启动词与目标词的音节相同时显著短于启动词与目标词的音节不同时。例如,实验4中选取了音节结构为CVN-CX(C表示辅音consonant,V表示元音vowel,N表示鼻音nasal,X表示第二个字对应的元音及其后面的因素)的双音节词(例如:民居,/min2-ju1/)和CV-NX的双音节词(例如:迷你,/mi2-ni3/)作为目标词进行命名。如果单词形式编码的单元是音素或音素组合,而不是音节,那么在目标词与启动字之间音素的重合部分越多,相似性越高,造成的启动效应应该越大。实验4发现,音节为CVN结构的启动字(例如:敏,/min3/)并没有对CV-NX结构的词(例如:迷你,mi2-ni3)的反应产生启动效应,而是只有相同音节结构的启动字和目标词搭配才会使反应明显加快。因此,在汉语词汇产生中单词形式编码的单元是音节,而非音素或音素的组合。

  这一发现与已有字母语言产生过程的研究结果(音段重叠效应)形成鲜明对比,提示在构建通用的语言产生理论时应该考虑不同语言系统的认知特点。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0761, 31170977),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优秀副研项目(09CX232023),以及荷兰皇家科学院与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交流项目的资助。文章已发表于PLoS ONE期刊。

  You W, Zhang Q*, Verdonschot RG (2012). Masked Syllable Priming Effects in Word and Picture Naming in Chinese. PLoS ONE 7(10): e46595. doi:10.1371/journal.pone.0046595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