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所研究验证两种常见记忆更新任务能否有效评估工作记忆
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是一个动态的认知结构,其内部的信息表征会根据当前认知加工的需要持续更新,这种动态的认知过程被称为记忆更新(memory updating, MU)。常用的记忆更新任务包括running memory(RM)任务和n-back任务。记忆更新任务通常给被试逐个呈现一系列的项目,RM任务要求被试随时记住最近的几个项目,而n-back任务则要求被试判断当前项目是否与之前第n个项目相同。尽管这两种记忆更新任务都被广泛应用于工作记忆研究,但两者评估工作记忆的有效性仍缺乏系统性的验证。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韩布新研究组的陈天勇副研究员近期开展了一项元分析研究,采用工作记忆容量(working memory capacity, WMC)和流体智力(fluid intelligence, Gf)作为效标,系统评估了两种记忆更新任务作为工作记忆测量指标的有效性。
研究通过系统检索APA PsycInfo、PubMed等数据库,纳入76项研究,总样本量16,184人。提取记忆更新任务与效标任务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以及记忆负荷、刺激类型、反应方法、刺激呈现间隔(SOA)进行元分析。
主效应分析显示,RM任务与工作记忆容量呈现中等程度相关(r = 0.42),而n-back任务与工作记忆容量的相关较弱(r = 0.23)。在流体智力(Gf)方面,RM和n-back任务均表现出中等给程度相关(分别为r = 0.40和r = 0.34)。调节效应分析表明,记忆负荷对RM与工作记忆容量的相关有调节效应,而刺激呈现间隔对n-back与工作记忆容量的相关有调节效应。具体而言,RM与工作记忆容量的相关,在记忆负荷更高的混合记忆负荷条件下(r = 0.48)高于固定记忆负荷条件(r = 0.34);此外,当刺激呈现间隔较短(≤2500毫秒)时,n-back与工作记忆容量的相关较强(r = 0.29),而当刺激呈现间隔较长(>2500毫秒)时,相关减弱(r = 0.13)。结果表明,RM任务在较高记忆负荷下对个体工作记忆能力的要求更高,从而与工作记忆容量的相关更强;相比之下,n-back任务对记忆负荷的敏感性较低,在刺激呈现间隔较短时与工作记忆容量的相关更强。
研究结果表明,在关于个体差异的行为研究中,RM是一种更有效的工作记忆测量任务。RM“基于提取”和n-back“基于再认”的性质导致了它们与工作记忆能力的不同相关强度,而两项任务中控制性注意的参与则解释了它们与液体智力的相关。本文还引入Cowan的内嵌式工作记忆模型对研究结果做了进一步的解析,即完成RM任务主要依赖工作记忆的FoA(focus of attention),而n-back任务主要依赖FoA外部激活程度较低的工作记忆结构。
该研究获得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0YFC2003000)的支持。
研究成果已在线发表于Lifespan Development and Mental Health,为该刊创刊第一期的封面文章。心理所硕士研究生王晨茜、王君和曾轩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香港城市大学于肖楠副教授为共同作者,心理所陈天勇副研究员为通讯作者。
论文信息:Wang, C., Wang, J., Zeng, X., Yu, N. X., & Chen, T. (2025). Are memory updating tasks valid working memory measures? A meta-analysis. Lifespan Development and Mental Health, 1(1), 10003. https://doi.org/10.70322/ldmh.2025.10003
附件下载: